2023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專營企業面臨生存壓力【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高鑫零售(06808)、物美商業(08390)、拼多多(PDD)等
本文核心數據:臨期食品品類結構、臨期食品企業業務布局
臨期食品市場結構分析
我國的休閑食品一般口味多樣、需求分散,品類細化較多,因此市場格局較為分散;而由于臨期食品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市場規范及運行機制,尚處于行業探索初期,臨期食品在品類方面相對集中。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研顯示,在企業日常經營中,主要有三大類臨近保質期的食品被納入企業臨期食品管理范圍,包括:加工食品(烘焙食品、休閑食品、飲料等);肉、蛋、奶、水產類等食用農產品;現制現售商品(自制面食、糕點、熟食、便當、關東煮等)。
其他包括:奶、特殊食品如保健食品、嬰幼兒奶粉、預包裝食品
臨期食品銷售渠道分析
隨著國家反食品浪費工作的展開,零售行業對食品浪費問題逐漸重視,臨期食品銷售渠道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其中,根據機構調查統計,有74.5%的消費者有通過線下渠道購買臨期食品的經驗,其中大型商超和臨期食品專賣折扣店是較為主流的銷售渠道;有63.5%的消費者進行過線上臨期食品采購,主要以大型綜合電商平臺和線上商超為渠道。
臨期食品市場參與者現狀分析
臨期食品的市場參與者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包括傳統連鎖零售商場、電商平臺以及專門圍繞臨期食品而興起的折扣店及其線上渠道。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研顯示,目前連鎖超市、便利店處置臨期食品的方式主要包括三類:在賣場、門店設置專門臨期食品的貨架或區域,集中銷售臨期食品,代表企業有高鑫零售;退還供應商或與供應商換貨進行處置;參與食品捐贈,代表企業有見福便利店。其中,設置專門貨架或專門區域集中銷售(含自有線上銷售平臺)的處置方法較為常用。
高鑫零售作為代表案例,其對于臨保期商品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
而目前,臨期食品折扣店則主要在擴大規模和商業模式上積極探索:
傳統連鎖零售商場、電商平臺作為商品流通行業的老牌玩家,經歷了多年的洗牌廝殺,已建立起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穩定的供應鏈平臺,“臨期食品”對于前兩者而言更像是提升消費者剩余價值的一種附加,雖然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但中短期內不足以撼動企業的生存價值。但對于應運而生的臨期食品行業專營企業則不然,“臨期食品”是其主要的引流方式和生存要素,臨期食品供應體系不穩、商業模型尚未完善、消費者心智仍存變數是臨期食品折扣店潛在的“致命因素”。臨期食品行業興起短短兩年,已有企業敗走出局,因此,對于臨期行業專營品牌而言,中短期的目標在于如何因勢利導,在危機四伏的生存環境下探索出可持續的經營模式。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零售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零售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零售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