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2022年中國航天行業龍頭企業對比:航天科技集團PK航天科工集團 誰是中國“航天之王”?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航天科技(000901)、中天火箭(003009)、中國衛星(600118)、中海達(300177)、盟升電子(688311)等。
本文核心數據: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數據等
1、航天科技集團PK航天科工集團:航天業務發展歷程
1999年之前,中國航天行業主要隸屬于國家部門,1999年之后,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航天行業劃分為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兩大集團,2017年企業完成公司制改革,成為中國航天行業生產主要央企集團。
2、航天制造布局及運營現狀:航天科技略勝一籌
——集團排名對比:航天科技略高
根據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統計,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均為世界500強企業,航天科技在全球排名322名,航天科工排名341名。
——集團企業相關性對比:航天科技旗下公司行業相關性更強
航天科技旗下集團企業上市公司共計14家,其中與航天行業強相關的企業有2家,與航天行業產業鏈強相關企業有5家。航天科工旗下集團企業上市公司共計8家,其中與航天行業產業鏈強相關企業有3家。
注:5顆★為滿星,☆表示半星。
——集團科研能力分析:航天科技較為領先
航天行業是典型的高精尖技術行業,集團科研能力對集團在航天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能力影響巨大。從企業官網來看,航天科技擁有更多的航天研究院和更龐大的科研院士團隊,在科研能力領域較為領先。
注:5顆★為滿星,☆表示半星。
3、航天行業業務和業績對比:航天科技表現更好
——集團營收規模對比:航天科技集團體量更大
根據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統計,2021年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團營收規模分別為434.20億美元和408.56億美元,兩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營收規模分別為479.54億元和517.18億元。在集團規模層面,航天科技略勝一籌,但在集團旗下上市企業規模層面,航天科工略領先。
——集團盈利對比:航天科技表現更好
根據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統計,2021年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團利潤分別為30.99億美元和21.08億美元,兩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營收凈利潤分別為25.98億元和34.54億元。在集團凈利潤規模層面,航天科技略勝一籌,但在集團旗下上市企業凈利潤規模層面,航天科工略領先。
從集團凈利率對比來看,2021年航天科技為7.14%,航天科工為5.16%。從企業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對比來看,2021年航天科技均值為27.93%,航天科工均值為24.05%。總的來看,在集團盈利領域,航天科技略勝一籌。
——集團航天業績對比:航天科技業績規模更大
根據各公司統計公報,航天科技集團旗下,2021年航天相關行業上市企業營收規模超300億元,凈利潤超20億元,平均毛利近25%。航天科工集團旗下,2021年航天相關行業上市企業營收規模超100億元,凈利潤近10億元,平均毛利超25%。
——集團航天營收占比對比:航天科技占比更高
根據2022年8月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披露,2021年航天科技集團營收規模達到43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1.21億元,公司航天相關行業營收占集團總營收的11.64%,占集團上市企業總營收的68.05%。2021年航天科工集團營收規模達到408.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35.83億元,公司航天相關行業營收占集團總營收的5.17%,占集團上市企業總營收的26.35%。
4、前瞻觀點:航天科技是中國航天行業龍頭
在航天行業中,集團研發能力關系到集團在航天行業生產研發能力,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而集團旗下上市企業與航天行業相關程度、上市航天企業經營業績和其占集團營收比重,體現出航天行業在集團業務中的重要性。在這些重要領域,航天科技相對優勢更為明顯,因此前瞻分析認為航天科技是中國航天行業的龍頭集團企業。
注:5顆★為滿星,☆表示半星。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航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商業航天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商業航天產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