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2:中國新能源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新能源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綠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晶科科技(601778)、長江電力(600900)和中國中車(601766)等。
本文核心內容:中國新能源行業競爭派系、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份額、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集中度、中國新能源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中國新能源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1、中國新能源行業競爭派系
目前,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市場的參與者主要有三大派系,分別是光伏發電、風電以及水電。
光伏發電方面,光伏行業在我國歷經了多年的規模化發展,已逐漸成長為年產值超過400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并逐步達到了產業規模全球第一、生產制造全球第一、技術水平全球第一和企業實力全球第一的全面領先水平,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在國際上具有主導優勢的戰略新興產業。目前國內形成了以隆基綠能為首,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晶科科技等實力強勁企業為代表的多頭壟斷市場,行業集中度很高。
風力發電行業,近年來我國風電步入快速的規模化發展階段,新增裝機容量和累計裝機容量連續多年領跑全球。目前國內代表性風電企業有金風科技為、遠景能源、明陽智能、遠達股份和電氣風電等。
我國的水力發電行業以國有壟斷為主,因存在嚴格的行政準入門檻、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等,目前,我國水電行業運營企業的數量不多,主要大型集團包括:長江電力、大唐集團、華電集團、華能集團、國家電投、國家能源、國投電力等。
2、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份額
(1)光伏行業競爭格局
根據PV-Tech發布的《2021年全球組件供應商top10》,以光伏組件出貨量來看,2021年光伏組件出貨量前十名廠商中,中國企業包攬八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依次位居2021年組件出貨量全球排名前三,光伏組件出貨量分別為38.52GW、24.80GW和24.069GW。據PV-Tech介紹,2021年全球光伏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光伏行業整體產能和出貨量均超過190GW;前十大組件供應商出貨量超過160GW,市場份額超過90%。
以2021年營業收入計,2022年全球光伏綜合2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獨占17席,且排名前十的企業均為中國企業。
注:榜單營業收入為各企業2021全年度的光伏相關的關鍵材料設備全球收入(組件、逆變器、支架、輔材)、全球電站出售收入、全球電費收入、全球電站EPC收入等服務收入;1美元對人民幣6.3757元。
(2)風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數據顯示,新增裝機容量方面,2021年中國風電市場有新增裝機的整機制造企業共17家,新增裝機容量5592萬千瓦,排名前5家市場份額合計為69.3%,排名前10家市場份額合計為95.1%;累計裝機容量方面,2021年前5家整機制造企業累計裝機市場份額合計達為57.3%,前10家整機制造企業累計裝機市場份額合計達到81.8%;其中,金風科技累計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占國內市場的23.4%;遠景能源和明陽智能累計裝機容量均超過3000萬千瓦,占比分別為11.1%和9.6%。
(3)水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
因存在嚴格的行政準入門檻、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等,目前,我國水電行業運營企業的數量不多,主要大型集團包括:長江電力、大唐集團、華電集團、華能集團、國家電投、國投電力和國家能源等,上述大量上市企業均是集團旗下的控股公司。根據企業的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2020年按在水電裝機總容量分析,長江電力的市場份額達12.32%,其余五大集團的市占率均在5-7.5%之間。按照水電發電量分析,長江電力的市場份額達16.75%,其余五大集團的市占率均在5.5-8.5%之間。
注:截至2022年6月22日,除大唐集團外的其他五大能源集團均為公布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故此處僅以2020年數據為例,對我國水電行業市場競爭格局進行分析。
3、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集中度
光伏發電方面,以光伏組件出貨量計,2021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前五的企業均為中國企業,TOP5組件企業出貨量達到125.5GW,較2020年大漲45.3%,以PV-Tech發布的2021年全球光伏組件累計出貨量約190GW計,TOP5組件企業市場集中度達66.05%,行業集中度較高。
風力發電方面(以前文新增裝機容量為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風電市場有新增裝機的整機制造企業的17家中,排名前5家市場份額合計為69.3%,排名前10家市場份額合計為95.1%,行業集中度極高。
水力發電方面,根據企業的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以2020年水電裝機總容量計,行業CR5達到40.93%,CR6達到45.96%,因準入門檻、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等硬性要求,目前行業內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和公司規模較其他企業有較大差距,行業整體市場集中度較高。
4、中國新能源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注:★為一星,☆為半星,滿分為5星,下同。
5、中國新能源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由于目前,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競爭者較多,且各派系都處于穩步發展中,現有企業間的競爭較為激烈;而且由于新能源行業技術產品更新迭代速度較快,所以行業存在一定的替代品威脅;新能源行業的上游供應商一般為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制造,以及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組件及零部件制造,部分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生產技術較為集中,可替代性較弱,因此行業上游議價能力較強;下游消費市場主要是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加氫站、充電樁和輸變電等公共及個人應用領域。由于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和加氫站等行業市場份額集中度較高,且新能源行業品牌眾多,消費者的選擇很多,因此行業對下游的議價能力一般;此外,由于新能源行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較高,行業內企業的技術優勢和量產能力擁有較強的反擊優勢,因此新能源行業的新進入者威脅較小。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年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新能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新能源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