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洗滌用品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藍月亮(06993.HK)、ST浪奇(000523)、名臣健康(002919)、麗臣實業(001218)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洗滌用品產量、洗滌用品銷售結構、洗滌用品價格走勢
行業概況
1、定義
洗滌用品指用于洗衣、洗餐具、洗浴、洗發、硬表面清洗的產品,主要包括肥(香)皂和合成洗滌劑(含固狀、膏狀、液狀)兩大類主要產品。國際表面活性劑委員會(CID)對洗滌用品的定義是:專門擬定的配方配制的產品,配方的目的在于提高去污性能,包括必要組分(表面活性劑)和輔助組分(助劑、泡沫促進劑、填料及配料)。
一般而言,洗滌用品主要分為肥(香)皂和合成洗滌劑,生活中常用肥皂的主要去污成分是硬脂酸鈉,一般不含有磷成分;合成洗滌劑實質是指工業合成洗滌劑,主要分為民用洗滌劑、工業洗滌劑和公共服務用洗滌劑。
2、產業鏈剖析:上游主要為化工產品
從洗滌劑的上游原材料來看,烷基苯、硬脂酸、表面活性劑、洗滌助劑和油脂等是生產洗滌用品的重要原材料。從洗滌劑的下游應用領域來看,洗滌用品主要服務于家庭、住宿及餐飲、醫院、設備制造等行業,產品舒適度、價格、品牌及應用領域均對產品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洗滌用品行業上游供應商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劑生產商、助劑生產商和輔助成分生產商,其中表面活性劑生產商代表企業有贊宇科技、聯泓科技、新宙邦等,助劑生產企業包括巴斯夫、漢高、水衛仕等,輔助成分生產商則包括華寶、蔚藍生物、青松股份等公司。中游為洗滌用品生產商,主要包括納愛斯、立白、上海和黃白貓、上海家化等國內企業和寶潔、聯合利華等外企。下游為洗滌用品銷售環節,主要可以分為直銷和分銷。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突飛猛進階段
中國洗滌用品發展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時期,古人就用皂莢等植物制造出了“澡豆”,之后又通過技術改良生產出了“肥皂團”、“胰子”等洗滌用品;民國時期,西方的制皂工業進入中國,促進了中國洗滌用品工業的發展,但受西方企業的技術壓制和戰亂影響,中國洗滌用品工業發展得很慢;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通過整合和新建肥皂企業,迅速建立起了洗滌用品工業體系,通過自主研發、改進生產技術,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快速發展,目前已經掌握了國際領先的生產技術,成為了重要的洗滌用品生產和出口國。
行業政策背景:綠色發展成為政策導向
洗滌劑大多是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如洗衣粉、洗滌靈等。其中含磷(磷酸鈉)量較高,洗滌后含磷的廢水流入江河湖泊,引起水體富營養化,致使水體中藻類繁殖旺盛,造成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缺氧死亡,直至水質變壞甚至變質發臭。另外高磷洗滌劑對皮膚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可引發多種皮膚病。
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重視程度的提高和居民環保意識的上升,目前綠色環保成為了中國洗滌用品行業政策的主題。2019年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重,“多效、節能、節水、環保型表面活性劑、助劑和洗滌劑的開發與生產”被列入鼓勵類產品;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堅持洗滌用品行業綠色化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1、產量增長停滯
2014-2021年,中國洗滌用品產量呈波動態勢,其中2018和2019兩年產量最少,下降到了1150萬噸以下。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居民和公用洗滌需求量增大,洗滌用品產量上升至1275.2萬噸,為近四年最高值。2021年中國洗滌用品產量為1163.7萬噸,同比下降約8.74%。
從代表性上市企業產能來看,我國洗滌用品行業上市企業中藍月亮產能最大,年產能近60萬噸,其次為廣州浪奇,年產能約45萬噸。從產能利用率來看,除拉芳家化洗護類產品外,幾乎所有洗滌用品企業產能利用率都在75%以下,藍月亮部分產線的產能利用率甚至低于40%,這說明我國洗滌用品行業產能已經過剩。
注:藍月亮未公布2021年產能數據,上述為2020年數據。
2、價格總體保持平穩
前瞻選取了36城市五種洗滌用品的價格作為代表,計算出了他們的平均價格來衡量洗滌用品價格的變化。根據下圖可以看出,2020年以來,中國洗滌用品平均價格呈波動上升的態勢,疫情初期,洗滌用品價格曾出現過連續的下滑,2020年5月開始,洗滌用品價格開始上漲,到2021年12月,洗滌用品平均價格上升到了最高的23.892元,與2020年年初相比上升了約0.45元。2022年年初,洗滌用品價格迅速下滑,目前已經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傮w來看,中國洗滌用品市場價格變動不大。
3、合成洗滌劑成為主要產品
合成洗滌劑(Syndet)是指由合成的表面活性劑和輔助組分混合而成的具有洗滌功能的復配制品。其形態主要有粉劑、液體、固體或膏體等。與傳統的肥(香)皂相比,合成洗滌劑具有不受軟水、硬水等水質限制、去污能力強等優點,隨著濃縮型洗衣液、洗衣凝珠等新型產品的出現,合成洗滌劑在消費者中的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洗滌用品市場的主要產品。2021年,我國合成洗滌劑產量為1037.7萬噸,占比90%;肥(香)皂產量約為120萬噸,占比10%。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廣東省洗滌用品企業最多產量最大
從企業分布來看,截至2022年6月,中國洗滌用品行業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和我國華北地區。其中廣東省洗滌用品企業數量達到了1305家,而排名第二的河北省企業數量為380家。
從產量來看,2021年中國合成洗滌劑生產主要集中在廣東、四川、安徽、浙江、河南、山東、上海七省市,2021年這七個省市的合成洗滌劑產量達到了833.94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80.1%,其中廣東省產量達到了324.62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31.18%。
2、企業競爭:參與者眾多,國內廠商優勢較大
中國洗滌用品市場參與者主要可以分為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其中中國企業的代表為藍月亮、納愛斯、立白、上海和黃白貓,外國企業的代表為聯合利華、寶潔和花王。
根據市場占有率,我國洗滌用品市場參與者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包括立白、納愛斯、聯合利華和藍月亮,這四家企業在中國洗滌用品市場的占有率均超過10%;位列第二梯隊的企業包括威來集團、上海和黃白貓、山西焦化等,這些企業銷售區域帶有一定的地域性,市場占有率不足5%;而居于第三梯隊的眾多洗滌用品銷售區域則更小,往往局限于一省內,市場占有率不足1%。
分產品來看,洗衣粉、洗衣液、餐具洗滌劑等家居洗滌市場中,中國廠商優勢較為明顯,中藍月亮在洗衣液和洗手液兩個市場中都排名第一;在沐浴露、洗發水等身體用洗滌用品市場中,國外廠商競爭優勢較大。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濃縮化、綠色化、多功能化成為產業發展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化學品也在快速迭代更替。從肥皂到沐浴露、從洗發膏到洗發水、從洗衣粉到洗衣液再到洗衣凝珠,這一代一代的產品更迭也不斷提高著我們的生活水平和公民幸福指數。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身體健康、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前瞻認為未來洗滌用品將朝著濃縮化、多功能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
2、市場總量增速放緩,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目前,我國洗滌用品的普及度已經較高,行業產能充足,市場總量增速將會放緩;但是從結構上來看,洗衣液、洗衣凝珠等產品滲透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產品結構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未來洗衣液等中高端洗滌用品市場滲透率的提高,將帶動我國洗滌用品均價的提升,促進我國洗滌用品市場規模的增長。
前瞻估計,未來五年,中國洗滌用品行業增速將繼續保持高于全球行業增速的水平,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約4%,到2027年,中國洗滌用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945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洗滌用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洗滌用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洗滌用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洗滌用品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