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航空用復合材料應用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民用領域應用加快【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上海石化(600688)、吉林碳谷(836077)、吉林化纖(000420)、光威復材(300699)、回天新材(300041)、康達新材(002669)
本文核心數據:軍用飛機數量;民用飛機數量
航空復合材料的發展階段
1970年,復合材料首次應用至航空航天行業中,其應用范圍從最開始的艙門、口蓋、整流罩等發展到目前已經應用于機翼、機身等主要承力結構;同時,隨著伴隨碳纖維等復合材料技術工藝不斷提升,高性能復合材料的使用和替代范圍進一步擴大,部分飛機復合材料比重已達到50%以上。
民用領域復合材料應用占比遠高于軍用領域
1、民用領域
目復 合材料在飛機上的應用經歷了前緣-口蓋-整流罩-擾流板-升降舵-方向舵-襟副翼-垂尾-平尾-機身和機翼等主承力結構應用的過程。復合材料應用部位已由飛機的非承力部件及次承力部件發展到主承力部件,并向大型化、整體化趨勢發展。
我國民用航空器中復合材料占比不斷增加,從最開始的波音757/767復合材料占比4%到波音787/空客A350的復合材料占比50%以上,復合材料在航空器制造中的應用不斷增加。
2、軍用領域
復合材料在改善飛機機體結構,降低結構重量,提高隱身能力等多個方面有著自己特有的貢獻因此廣泛應用于戰斗機中。發達國家較早就將復合材料應用于戰斗機制造中,美國F-22實際使用碳纖維比例高達20%,F-35中復合材料的使用比例達到了35%,具體在蒙皮和機翼結構和機體結構部件上,大量的使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目前,中國的戰斗機用復合材料的應用還有待提高,殲-11B用復合材料占比約為12%,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
民用飛機、軍用飛機數量的不斷上升加速了航天用復合材料的需求
我國民用、軍用飛機數量呈不斷上升趨勢,根據交通運輸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民用飛機數量為4054架;根據《world air forces 2022》統計,截至2021年,我國軍用飛機數量共有3285架,較2020年增加25架。在此趨勢下,我國航天用復合材料使用量將不斷增加。
航天用復合材料未來發展趨勢為高性能化、低成本化、多功能化
隨著我國航空器產品的不斷升級,對于航空器用復合材料也提出了輕質、耐磨損、耐腐蝕、耐低溫、耐高溫、抗氧化等要求。未來,我國航天用復合材料將會朝著高性能化、低成本化、多功能化發展。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航空復合材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航空復合材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航空復合材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航空復合...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