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HUD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公司:華陽集團(002906)、怡利電子、澤景電子、未來黑科技、水晶光電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HUD市場滲透率、HUD市場結構、HUD市場規模預測
行業概況
1、定義
HUD(Heads Up Display)抬頭顯示儀是通過將車速、油耗、發動機轉速等重要的行車信息實時顯示在前擋風玻璃上,避免因駕駛員低頭、轉移視線等帶來一系列安全隱患的一套顯示系統。
當前主流的HUD技術主要分為C-HUD、W-HUD和AR-HUD三種類型。C-HUD的投影形式是通過一塊半透明樹脂進行成像,投影范圍較小,內容較少且比較簡單,存在鏡片和玻璃色差,目前已經逐步退出市場。W-HUD是通過光學投影的原理,將行車信息投影在擋風玻璃上,投影范圍較大,內容較多,圖像更加清晰。AR-HUD增強了汽車投影與現實路況的互動性,融合實景和車載功能,將虛擬導航信息疊加到實際行駛道路上,直接高效地獲取道路信息,投影質量高,研發難度較大。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條長
HUD產業鏈可以分為上中下游,其中上游包括PGU供應商、PGU芯片供應商、光學鏡面供應商、AR軟件供應商、光學玻璃供應商等,中游為HUD廠商,下游則為整車廠。
上游企業中,圖像生成單元原材料供應商包括德州儀器、京東方、愛普生、非寶電子、索尼等企業;自由曲面鏡供應商主要是國內企業,包括舜玉光學、富蘭光學等;顯示介質供應商包括福耀玻璃和日本AGC;軟件供應商則主要是百度、高德、谷歌等地圖運營商。
行業中游為HUD廠商,國外企業包括日本精機、日本電裝、德國大陸集團、偉世通等;國內企業包括傳統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澤景電子、華陽集團、均勝電子等,也包括近幾年誕生的未來黑科技、點石創新等初創企業。
行業下游主要為汽車整車生產商,包括奔馳、奧迪、寶馬等國外廠商和比亞迪等國內廠商。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
HUD最早是用于軍用戰斗機上的顯示系統,戰斗機飛行員不必低頭就能在風窗上看到所需的重要信息,保證了飛行的安全性。1988年,通用汽車首次在其發布的新車上使用了HUD抬頭顯示器,這款叫做“Oldsmobile Cutlass Supreme Indy 500 Pace Car”也成為了世界上首款使用HUD的汽車。盡管最初的汽車HUD顯示信息有限且顏色單一,但這種技術還是令當時的人們驚嘆不已。然而,受光學技術發展和自身成本的限制,HUD技術在之后的20多年時間里一直發展緩慢;直到近年來,AR技術的發展和W-HUD顯示效果、成本的改善才讓HUD技術重新引起大眾的關注,HUD在技術的推動下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行業政策背景:汽車智能化趨勢助力行業發展
近年來,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成為了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在這樣的趨勢下,汽車的許多零部件都在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國家也在積極推動汽車智能化技術發展,2020年以來,工信部等部門發布了多項推動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政策,在2021年底發布的《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中,融合感知、車路信息交互、智能路側系統等技術作為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重點被提及。車載HUD作為汽車智能化的一個重要方式,將在未來乘上我國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東風,助力智能交通體系的建設。
行業發展現狀
1、滲透率較低,但呈逐年增長態勢
HUD作為中控屏、儀表盤之外的第三塊視覺顯示屏,近年來整體發展態勢良好,根據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的數據,2021年中國HUD功能裝備率達到約6.8%,高于手勢控制、后排多媒體和后排液晶屏等座艙功能裝備率。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2021年,我國新車標配搭載HUD汽車上險量和HUD滲透率逐年上升,2021年中國市場新車標配搭載HUD上險量達到116萬輛,2019-2021年每年HUD滲透率上升約2個百分點。
2、混動車裝配率最高
分品牌來看,目前中國主流合資、自主品牌均已開始裝配HUD。其中蔚來HUD裝配率最高,達到了52%,其次是寶馬,HUD裝配率接近40%,其他品牌裝配率均在20%以下。自主品牌中,吉利、長城HUD裝配率接近,均在10%以下。
從不同燃料類型來看,目前混動車HUD裝配率最高,達到24%,燃油車和電動車HUD裝配率較低,在5%左右。這與混動車目前市場在售款型較少,且以日系品牌為主關系較大。
3、W-HUD為市場主流
目前,我國HUD市場中,C-HUD由于成像效果較差、顯示內容少等原因已經基本退出市場,AR-HUD由于成本較高,技術還不成熟等原因尚未量產落地,W-HUD在技術方面比較成熟、顯示效果較好、價格適中,已經成為我國HUD市場的主流產品。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的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HUD市場中,W-HUD方案占比超過90%。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廣東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
廣東省不僅擁有大量的汽車制造企業,還是我國電子制造產業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擁有良好的抬頭顯示行業發展基礎。根據企查貓數據,截至2022年6月,廣東省憑借完善的產業鏈和極佳的工業基礎,培育了54家HUD相關企業,數量為全國最多。
2、企業競爭:國外集團占比較高 國內企業努力追趕
中國HUD行業市場空間廣闊,吸引了眾多供應商,包括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日本精機、日本電裝、德國大陸集團等,也包括國內的華陽集團、澤景電子等。目前,國外HUD供應商主要服務于奔馳、寶馬、奧迪等中高端品牌,而本土HUD供應商則多服務于國內車企。
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的數據,2021年中國W/AR HUD市場供應商中,日本電裝市場份額最大,接近40%,緊隨其后的是中國的華陽集團、怡利電子,大陸集團和日本精機在市場中也各占據著10%左右的份額。
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內制造商已經打破了國際巨頭在HUD領域的壟斷。國內廠商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15.11%上升至2021年的36%,實力開始凸顯。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AR-HUD成未來趨勢
HUD與座艙的深度融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座艙電子解決方案和ADAS整體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W-HUD以及C-HUD相比,AR-HUD在顯示信息內容、人機交互性和可視化等方面均有較大的優勢,隨著AR技術的發展和AR-HUD成本的下降,AR-HUD將會成為未來HUD行業的主流產品。
2、市場滲透率不斷上升 年銷量突破1500萬
隨著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不斷發展以及HUD成本的下降,前瞻預計未來五年HUD將會加速滲透,到2027年,HUD市場滲透率將突破40%,每年裝配HUD的汽車銷售量將會突破1400萬輛。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車載平視顯示系統(HUD)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車載平視顯示系統(HUD)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車載平視顯示系統(HUD)行業發展軌跡...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