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保稅區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保稅區參股上市企業:目前國內保稅區參股上市企業有保稅科技(600794.SH)、天原股份(002386.SZ)、外高橋(600648.SH)等。
本文核心數據:進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出口總值。
行業概況
1、定義
狹義定義:保稅區,也稱保稅倉庫區,級別低于綜合保稅區。這是一國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準注冊、受海關監督和管理的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
廣義定義:我國現階段為發展對外貿易而實行特殊海關監管和稅收、外匯政策的保稅區域。本文章以廣義定義來界定“保稅區”的概念。
2、保稅區分類
我國現階段為發展對外貿易而實行特殊海關監管和稅收、外匯政策的保稅區域大致分為六類,分別為一般保稅區、跨境工業區、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
發展歷程:保稅區朝著高水平開放、高質量方向發展
1998年,海關總署從國家制度層面確立了加工貿易保稅制度。2012年起,國務院整合優化現有保稅區,并新增特殊監管區域統一命名為“綜合保稅區”;2015年開始,國家政策逐漸偏向于在原有的基礎上拓展保稅區的出口功能;2019年以來,我國政策逐漸將重點放在推動綜合保稅區的發展上。
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助力保稅區發展
1998年以來,國務院和海關總署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管理保稅區的相關政策,內容涉及國際貿易、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等內容:
保稅區發展現狀
1、保稅區分布情況分析
截至2021年底,全國現有保稅區168個,其中,保稅港區2個,綜合保稅區155個,保稅區9個,出口加工區1個,珠澳跨境工業區(珠海園區)1個。全國保稅區總規劃面積超過445平方公里。
注:截至2021年底,天津保稅物流園區、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廣州保稅物流園區已全部升級為綜合保稅區,故2021年底,保稅物流園區數量為0。
截至2021年底,共有72個保稅區坐落在華東地區,24個保稅區坐落在華南地區,15個保稅區坐落在華北地區,16個保稅區坐落在華中地區,18個保稅區坐落在西南地區, 14個保稅區坐落在西北地區,9個保稅區坐落在東北地區,其中,綜合保稅區和一般保稅區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保稅港區分別在華東和華南地區各一個;珠澳跨境工業區和出口加工區各有一個,且分布在華南地區。
2、保稅區經濟指標分析
——保稅區整體經濟指標分析
2014-2021年,中國保稅區進出口總值整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中國保稅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32574.32億元和30023.39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逆差分別為62597.71億元和2550.93億元。2021年,中國保稅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39534.73億元和38502.52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逆差分別為78037.25億元和1032.21億元。
——一般保稅區經濟指標分析
2015-2021年,中國一般保稅區進出口總值整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中國一般保稅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10684.82億元和5069.59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逆差分別為15754.41億元和5615.23億元。2021年,中國一般保稅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12323.18億元和5817.92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逆差分別為18141.09億元和6505.26億元。
——保稅港區經濟指標分析
2014-2020年,中國保稅港區進出口總值整體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2020年中國保稅港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5004.25億元和3144.07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逆差分別為8148.32億元和1860.18億元。
2021年,中國保稅港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685.32億元和156.39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逆差分別為841.71億元和528.92億元。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較2020年下降幅度較大,主要原因為保稅港區的數量從2020年14個減少至2021年的2個。
——綜合保稅區經濟指標分析
2014-2021年,中國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值整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中國綜合保稅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14883.03億元和19401.09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順差分別為34284.11億元和4518.06億元。2021年,中國綜合保稅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26511.52億元和32498.67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順差分別為59010.19億元和5987.15億元。
——保稅物流園區經濟指標分析
2014-2020年,中國保稅物流園區進出口總值整體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2019年中國保稅物流園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305.23億元和372.55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順差分別為677.78億元和67.32億元。2020年,中國保稅物流園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292.43億元和398.13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順差分別為690.55億元和105.7億元。
注:截至2021年底,天津保稅物流園區、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廣州保稅物流園區已全部升級為綜合保稅區,故海關總署未披露保稅物流園區數據。
——出口加工區經濟指標分析
2014-2019年,中國出口加工區進出口總值總體呈下降趨勢。2019年中國出口加工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2412.19億元和3693.04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順差分別為6105.23億元和1280.85億元。2020年,中國出口加工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1698.23億元和2002.91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順差分別為3701.14億元和304.68億元。
注:海關總署未披露2021年出口加工區的進出口數據。
——珠澳跨境工業區經濟指標分析
目前我國跨境工業區僅有珠澳跨境工業園區,故我國跨境工業區數據為珠澳跨境工業園區的數據。
2014-2021年中國跨境工業區進出口總值整體呈波動變化趨勢。2020年中國跨境工業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為11.56億元和7.6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逆差分別為19.16億元和3.96億元。2021年,中國跨境工業區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迅速增長,分別為14.72億元和29.54億元,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順差分別為44.26億元和14.82億元。
保稅區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江蘇省保稅區數量最多
經濟較發達、交通便利是保稅區設立的基礎條件,目前我國保稅區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較發達且臨海的省市。截至2021年底,江蘇省保稅區數量最多,達到21個;其次是廣東省,保稅區數量達到16個。
2、保稅區競爭:龍頭保稅區地位明顯
根據中國保稅區進出口總值進行競爭梯隊的劃分,可分為三個競爭梯隊。其中,進出口總值大于5000億元的保稅區有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和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值在1000-5000億元之間的保稅區有: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深圳福田保稅區、昆山綜合保稅區、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松江綜合保稅區等共18個保稅區;其余保稅區的進出口總值在1000億元以下。
保稅區發展前景
2022年1月1日,海關總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綜合保稅區管理辦法》(海關總署第256號令,以下簡稱《綜保區管理辦法》),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毒C保區管理辦法》的出臺,將有力提升綜合保稅區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水平,進一步優化綜合保稅區營商環境。對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綜合保稅區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進一步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保稅區發展前瞻及招商引資策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根據我國保稅區多年的發展軌跡和實踐經驗,對保稅區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是地方政府、保稅區管理機構、企業、投資者等準確了解保稅區招商引資當前最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