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聚乳酸(PLA)市場供給現狀分析 加大PLA產能有可能造成與民爭糧的問題?
聚乳酸行業主要品牌:NatureWorks、華信新材(300717)、國立科技(300716)、丹化科技(600844)、金發科技(600143)、萬華化學(600309)、金丹科技(300829)、中糧科技(000930)等。
本文核心數據:PLA上游材料玉米產量、玉米種植面積、PLA所消耗玉米量
聚乳酸擁有環境友好優勢,上游原材料可再生植物資源
聚乳酸(PLA)是一種可完全降解的生物基材料,應用領域廣泛,如:包裝袋、農作物用薄膜、紡織纖維和杯子。聚乳酸所制的包裝材料起初造價較高,但如今已經成為最常見的包裝材料之一。PLA原料來源于玉米、小麥等可再生植物資源。廢棄后的聚乳酸可完全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且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普通塑料相比可減少60%,其有優越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由于限塑力度再加強疊加“碳中和”時代來臨,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國內PLA的生產主要使用淀粉為原材料,其獲取來源通過三代工藝的改變,從一代以玉米和小麥為原料再到木薯和甘蔗,到第三代以秸稈或農業廢棄物為原料。目前從經濟性上來看,大部分國內廠家仍使用玉米為主要原料。
國內PLA主要生產原材料為玉米,產能擴建或引發糧食短缺被否定
由于生產PLA的淀粉原材料是通過玉米、木薯等植物資源,且由于經濟性,大多數廠家選擇玉米為深加工成淀粉的原材料。近兩年,多家企業積極建設PLA新產能,因此有觀點認為PLA的生產會大量消耗玉米從而對于中國的糧食安全產生影響,因而不看好其前景。然而從玉米的實際產量及玉米的主要用途占比數據出發,此觀點很難站穩腳跟。
原因一:玉米是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
目前,玉米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糧食作物,近年來中國玉米產量長期占據糧食總產量三成以上的比例,2021年中國玉米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39.91%,較2020年增長了0.98%。
原因二: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逐步增加
玉米是關系中國糧食安全的第一大糧食作物,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21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平穩增長,2021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達43324.1千公頃,較2020年增加了2059.84千公頃,同比增長4.99%。
由于2021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的增加,產量也隨之增長。2021年12月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1年,玉米產量達到27255.2萬噸,比上年增加21188.68萬噸,增長4.6%。
原因三:中國玉米主要用于飼料,且PLA消耗量僅為75萬噸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事實上,玉米在國內70%以上用于飼料需求和其他用作工業用途,僅有極少部分走上餐桌作為口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玉米產量2.6億噸。在現有產能水平下,全部用玉米淀粉生產PLA,玉米消耗量約為75萬噸。相比總體玉米產量而言,遠遠達不到對糧食和飼料供應產生影響的水平。
綜合來看,中國玉米主要用于飼料,且PLA消耗量僅為75萬噸,即現PLA生產對玉米的需求量僅為玉米生產量的0.002%,因此不存在加大PLA產能會對我國造成與民爭糧的問題。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聚乳酸(PLA)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聚乳酸(PLA)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聚乳酸(PLA)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聚乳酸...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