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文讀懂2021年天津市發展現狀(民生篇) 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新一線城市均值
本文核心數據:天津人口、天津房價、天津學校數量、天津醫療機構數量
1、天津民生發展總體概況
天津實際管理人口超過1300萬,老齡化情況在新一線城市中較高。此外,天津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但低于新一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價在新一線城市中處于中游,略高于新一線城市均值。天津教育資源處于中游水平,醫療資源較為短缺,地方政府投入較大。但是天津的三甲醫院數量在新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三。
分區域看,2020年濱海新區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均為全市最高。在老齡化方面,河北區和紅橋區老齡化程度較高,津南區老齡化程度最低。
在教育資源方面,大寧河區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最高,西青區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最少。在醫療資源方面,和平區醫療資源最為豐富,東麗區醫療資源最為短缺。天津各區域民生發展情況如下:
2、天津人口
(1)人口數及戶籍情況
——實際管理人口超過1300萬,近十年年均增長率為0.69%
天津是一座有著較為悠久歷史和文化融合的城市,實際管理人口由1982年的315.22萬人增長至2020年的1386.60萬人。從2010-2020年期間天津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長出現大幅度的下降,2000-2010年,天津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為2.60%,2010-2020年僅為0.69%。
注:1990年年平均增長率未公開。
——2020年濱海新區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均為全市最高
分區域看,濱海新區常住人口全市最高,為206.73萬人。西青區人口排名第二,為119.51萬人。和平區人口最少,為35.50萬人。
從戶籍人口數量來看,濱海新區戶籍人口最多,戶籍人口數量為144.23萬人。其次是武清區的戶籍人口數量,為105.01萬人,河西區、南開區、薊州區戶籍人口數量均在80萬人以上。戶籍人口最少的區域為寧河區,該區域戶籍人口數量為40.84萬人。
(2)老齡化情況
——天津老年人數量較多,60歲以上人口占比高于20%
天津的老年人口相對較多,2020年天津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了21.66%,在全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60歲以上人口占比中排在第四,說明天津老齡化程度在全國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中較高。
——河北區和紅橋區老齡化程度較高,津南區老齡化程度最低
分區域看,目前河北區和紅橋區老齡化程度較高,60歲及以上的比重均達到30%以上,2020年河北區和紅橋區60歲及以上的比重分別為30.98%和30.73%。而津南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5.90%,老齡化程度較低。
3、天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天津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但低于新一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0年,天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4元,比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萬多元。不過,天津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國新一線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50034元)。
4、天津房價水平
(1)天津房價在新一線城市中處于中游,略高于新一線城市均值
天津房價在新一線城市中并不算高,但是仍然是略高于新一線城市2021年11月份平均房價,2021年11月,天津房價均價為18865元/ m2。
注:上圖價格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
(2)和平區房價最高,寧河區房價最低
目前,和平區房價最高,超過6萬元m2。寧河區房價最低,為9867元/m2。
注:1)注:上圖價格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
5、天津教育資源
(1)天津教育資源較高
天津市我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北方的重要經濟中心,教育資源較高。2016-2020年,天津中小學教育學校數量呈現波動狀態,2020年天津中小學教育學校數量為1415所。2020年天津每萬人中小學為1.02所,高于新一線城市每萬人中小學平均值。
注: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中小學學校數量/常住人口數量
注: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中小學學校數量/常住人口數量
因此,長期以來,天津十分重視教育建設。2016-2020年,天津教育公共預算支出呈現一定波動,2020年天津教育公共預算支出達到442.91億元,2020年天津教育公共預算支出年復合增速有所下降為-5.29%。整體來看,天津2019年的教育公共預算支出在新一線城市中僅低于重慶的教育公共預算支出。
(2)寧河區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最高,西青區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最少
分區域看,和平區、武清區、寶坻區、寧河區、靜海區、薊州區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超過天津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其中寧河區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最多,為2.25所/萬人。西青區人均中小學學校數量最少,僅為0.44所/萬人。
注:天津暫未公布2021年統計年鑒
6、醫療資源
(1)醫療資源較為短缺,地方政府投入較大
2016-2020年天津衛生機構床位數量整體呈現增長趨勢,但是人均衛生機構床位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0年天津人均床位數量為49.33張/萬人,遠低于新一線城市人均衛生機構床位均值。
但是,相比其它新一線城市而言,天津擁有的三甲綜合醫院數量較多,為33家,僅次于成都和重慶。
同時,為進一步優化天津市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服務可及性和均等性,《天津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5—2020年)》中已經提到,天津著力加強全市優勢學科建設,擴大對外影響和輻射,積極培育和發展新的優勢學科,實現天津市醫學綜合實力和水平進入國家第一梯隊;著力加強急救、重癥、康復醫學等薄弱學科,以及精神疾病、燒傷、職業病防治等急需、緊缺醫學專科的建設。
2016-2019年,天津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持續擴大,年增速均在15%以上,其中2016年年增速達到了10.80%。2019年,天津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為197.86億元,同比增長2.60%。2020年,天津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為有所減小,為175.49億元,同比下降11.31%。
不過,盡管2020年天津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速均小于全國、一線城市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增速,但是天津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依舊在一線城市中處于較好的水平。
(2)和平區醫療資源最為豐富,東麗區醫療資源最為短缺
分區域看,和平區醫療資源全市最豐富,2019年和平區人均床位數量高達134.40張/萬人,遠高于天津全市人均床位數量。河西區、南開區人均床位數量也均較天津全市人均床位數量多,分別為88.10張/萬人和79.90張/萬人。東麗區人均床位數量最少,僅為21.50張/萬人。
注:天津暫未公布2021年統計年鑒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天津市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數字經濟行業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深入解析了什么是數字經濟;全球數字經濟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