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1年中國及31省市汽車檢測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安全性與環保性” 并行
汽車檢測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安車檢測(300572)、華測檢測(300012)、夏陽檢測(831228)、中國汽研(601965)
本文核心觀點:道路安全、環境保護、政策規范
1、政策歷程圖
汽車檢測是為確定汽車技術狀況或工作能力所進行的檢查或測量活動。汽車檢測分為在用車檢測與新車下線檢測,其中在用車檢測又分為強制性檢測與非強制性檢測。強制性檢測又稱定期檢測,是由政府通過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定期參加的檢測。我國強制性檢測分為安全技術檢測和環保檢測兩類。非強制性檢測多為汽車生產及服務企業因業務活動而開展的主動檢測,包括二手車檢測、維修檢測等。而汽車檢測站就是綜合運用現代檢測技術對汽車在不解體的狀態下,實現汽車狀態運行檢測及診斷的場所或服務機構。
早在2004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臺了《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為了促進汽車產業與關聯產業、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汽車使用環境,培育健康的汽車消費市場。奠定了汽車檢測今后在汽車產業的發展地位,由于汽車檢測包含對尾氣的監測以及安全性能檢測,對國家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汽車檢測行業政策匯總
在2004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都顯示出國家政府對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視。汽車檢測作為汽車后市場,對汽車產業的發展起著巨大的影響作用,現在機動車的強制車檢更是直接提升到了法律的層面。汽車檢測還對環境保護和交通安全有著影響:
——汽車檢測信息化政策解讀
在汽車檢測信息化方面,從2011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科學技術部等相關部門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汽車檢測信息化工作,鼓勵類車載電子技術(汽車信息系統和導航系統)產業和建立覆蓋全國的汽車“電子病歷”系統等。
——汽車尾氣檢測政策解讀
在汽車尾氣檢測方面,自2004以來,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門就開始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推進尾氣檢測工作,創造良好的汽車使用環境;具體內容包括核發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把汽車污染減排列為重點發展項目等。
——汽車檢測范圍與周期政策解讀
2020年10月22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優化營商環境12項措施,其中針對機動車檢測提到,要進一步擴大機動車免檢范圍,在實行6年內6座以下非營運小微型客車免檢基礎上,將6年以內的7至9座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面包車除外)納入免檢范圍。對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面包車除外)超過6年不滿10年的,由每年檢驗1次調整為每兩年檢驗1次,新政策已于2020年11月20日起實施。2021年新規執行后汽車檢測需求有所降低。
——國家層面汽車檢測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十四五”期間大氣污染防治》生態環境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稱:生態環境部正在牽頭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同時制定“十四五”空氣質量全面改善行動計劃等一系列專項規劃。生態環境部跟有關部委對接能源規劃、交通規劃,在“十四五”各個規劃中,均突出源頭控制、系統控制。汽車污染減排將是“十四五”期間重點發展項目,反映出汽車檢測中尾氣排放將成為重中之重。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提出,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定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涵蓋智能化自動控制、網聯化協同決策技術以及典型場景下自動駕駛功能與性能相關的技術要求和評價方法,促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發展,以及技術和產品的全面推廣普及。通過建立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引導和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和產品應用,培育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自主創新環境,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構建安全、高效、健康、智慧運行的未來汽車社會。
3、各省市層面的政策匯總及解讀
——31省市汽車檢測行業政策匯總
自2020年3月1日起,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哈爾濱、南京、杭州、寧波、濟南、株洲、深圳、海口、成都、貴陽、玉溪、烏魯木齊等16個城市將先行試點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電子化。各省市對汽車檢測的政策大多都主要集中在委托某汽車檢測企業進行汽車檢測工作,以及允許高校開展汽車檢測專業課程: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檢測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汽車檢測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汽車檢測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汽車檢測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