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私有云市場仍是一片藍海
人工智能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人工智能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百度百度(BAIIDU)、騰訊(TCTZF)、阿里巴巴(BAIBAI)、科大訊飛(002230)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AI技術開放平臺市場規模,AI技術開放平臺按技術能力分類情況,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平臺市場規模,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平臺部署情況,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平臺私有云市場規模預測
1、AI技術開放平臺增長率為116.3%
AI技術平臺與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平臺均開放AP接口,將對應能力輸送給下游,并吸收下游更新的產品與技術,從橫向與縱向拓展業務的廣度與深度;同時,AI技術開放平臺與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平臺之間也會進行能力的互換,共同促進AI技術的發展。
隨著數據量與AI算力的提升,可落地的場景與算法的交互變得愈加頻繁,二者結合開發出的AI應用模型就需要更大量地通過AP調用AI技術開放平臺的AI技術能力。2020年我國AI技術開放平臺市場規模為225億元,相較于2019年同比增率達到116.3%。
按AI技術能力劃分,計算機視覺類與語音技術類收入占比達72.2%,是收入的主要貢獻來源。人臉識別、人體識別、OCR文字識別、圖像識別等構成了計算機視覺類業務的主要技術能力,且計算機視覺類的技術價格相較于其他技術而言更高,應用領域也更為廣泛。現階段的市場集中度相對分散,未來,能持續投入成本、研發出強勁算法的廠商有望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亦會因此提升。
2、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增長116.7%
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平臺是全棧式的、可實現流水線開發的AI應用模型生產工具。假若每次開發模型都需要算法工程師單獨完成從生產到上線的全流程搭建,就會導致很多時間的耗損與AI模型開發成本的浪費。集成了數據、算法與算力的相應開發工具的模型開發工具包—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平臺應運而生。2020年我國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的市場規模達到23億元,雖然市場規模較小但是增速飛快,2020年市場規模同比增速高達116.7%。
從部署方式分類的市場細分來看,AI應用模型效率化生產平臺有三種部署方式,分別為共同共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從部署方式的市占情況來看,當前市場以私有云占比為主,目前市場占比高達75%。
同時,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市場的主體將依然是私有云。下游客戶往往岀于數據安全與隱私的考慮,偏好私有云部署,私有云市場仍是一片藍海。預計2025年,私有云部署方式市場規模將達160億元,出現大幅度增長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I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人工智能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