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2021年中韓鋰電池負極材料龍頭企業對比——韓國浦項化學 VS 中國貝特瑞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璞泰來(603659)、杉杉股份(600884)、中科電氣(300035)、翔豐華(300890)、國民技術(300077)、山河智能(002097)、百川股份(002455)
本文核心數據:浦項化學和貝特瑞發展歷程、產品布局、財務數據、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競爭格局
發展歷程對比:浦項化學起步早
浦項化學是韓國鋰電池負極材料龍頭企業,而貝特瑞是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龍頭企業。浦項化學成立于1963年,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江蘇設立了鋼鐵子公司。通過前身耐火材料的制造業務,浦項化學切入正負極材料領域,于2010年開始涉及負極材料業務,在浦項化學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浦項化學進行了多次兼并收購,業務發展方向更加清晰。
相較于浦項化學,貝特瑞起步較早。貝特瑞成立于2000年,2003年,公司負極材料實現批量銷售并進軍海外市場。
布局對比
——鋰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布局:貝特瑞產品更先進
在鋰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布局上,浦項化學的產品類型主要集中在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個領域,產品研發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貝特瑞的產品則為人造石墨、較有發展前景硅碳系列以及新型材料,研發進程較快。
——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鏈布局:貝特瑞業務結構更集中
在產業鏈布局方面,浦項化學的主要業務是生石灰及化工材料板塊、耐火材料板塊,占比分別達到36.37%和28.74%,公司通過其生石灰與耐火材料業務中產生的產物焦炭等,布局鋰電池負極材料的上游,形成了產業鏈的協同,2020年,負極材料的營收占比為11.9%。此外,浦項化學在鋰電池產業鏈上游還布局了正極材料,占比為23%。
而貝特瑞的業務更為集中,2020年,負極材料的業務占比達70.79%,此外,其也對鋰電池負極材料上游原材料石墨以及石墨的加工進行了布局,合計占比3.2%。
業績對比:貝特瑞是浦項化學的3000-4000倍
在營收方面,2020年,浦項化學的鋰電池負極材料業務營收為1.82億韓元,合計101.86萬元,總營收為15.66億韓元,合計877.07萬元;貝特瑞鋰電池負極材料業務營收為31.51億元,總營收為44.52億元。
整體來看,無論是鋰電池負極材料業務營收規模還是總營收規模,貝特瑞均較大,并且貝特瑞的負極材料業務營收是浦項化學的3000-4000倍。但是,隨著浦項化學業務的不斷擴大,浦項化學的鋰電池負極材料業務營收規模持續增長,其與貝特瑞的差距正在逐年縮小。
注:匯率按0.0059進行換算。
注:匯率按0.0059進行換算。
市占有率對比:貝特瑞全球市占率前二,浦項化學第五
在市占率方面,按負極材料的出貨量來看,2019-2020年,浦項化學和貝特瑞的市占率排名均為全球前十,其中,2019年,貝特瑞市占率為全球第一,但2020年,貝特瑞的市占率下降四個百分點至11%。2020年,浦項化學的市占率上升一個百分點,至2020年的6%,排名從第六爬升至第五。
產能及規劃對比:貝特瑞的產能將是浦項化學的2倍多
在產能方面,2020年,浦項化學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產能為4.4萬噸,貝特瑞鋰電池負極材料產能為10.4萬噸,貝特瑞的產能是浦項化學的2倍多。浦項化學的業務規劃指出,到2025年,浦項化學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產能將達17.3萬噸,根據公司公告,貝特瑞目前披露的鋰電池負極材料在建產能累計為26萬噸,產能建成后,未來貝特瑞能最少將達36.4萬噸。
韓國浦項化學 V.S. 中國貝特瑞對比總結
整體來看,貝特瑞較浦項化學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浦項化學在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仍有待挖掘。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鋰電...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