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2021年中國城市商業健康險市場需求現狀分析 疾病高發激發居民主動投保商業健康險
商業健康險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商業健康保險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人保(601319.SH)等。
本文核心數據:居民健康及商業健康險關注度、城鎮化率、城市疾病發病率、健康險保費收入、健康險保費密度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極大程度的提升了國民隊于醫療保障和商業健康險的關注,同時,更多的亞健人群和帶病人群對商業健康保險提供特定產品和定制化服務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2020年零點有數居民調研數據顯示,疫情前后國民對健康的關注和保險的必要性認識出現極大的提升。在十分制的評分下,居民對健康的關注由疫情前的7.6分上升至9.4分,對商業健康保險的必要性認識由疫情前的7.3分上升是8.3分。
注:此處為十分制。
1、城鎮化加快健康威脅上升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飲食結構中營養過剩、富貴病——“三高”等,在中國城市發病率明顯上升,并逐漸年輕化。30-40歲的男性是“三高”患者大軍中的“主力”,30歲左右人群“三高”發病率為20%-30%,而且年輕白領們往往工作繁忙,壓力大,體育活動也少,面臨的“三高癥”威脅更多。若不及時干預,會發展成為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等疾病,成為威脅市民健康的幕后推手。
對于高發疾病,一線城市的發病率尤其明顯,據統計,睡眠問題腸胃消化等亞健康或疾病發生率遠高于其他城市,僅腸胃消化疾病發生率就高達49.43%,其他內分泌紊亂和婦科疾病也達到了40%左右。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居民健康問題更加突出。
除了以上常見的疾病,慢性病也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慢性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已經成為全世界范圍內最主要的疾病負擔。2013年-2018年間,我國慢性病患病率快速增長,5年間總體上升9.8%,各個年齡段均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
我國在短短幾十年內,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快,居民經濟收入、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流行病學模式完成了從傳染性疾病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轉變,且速度極大超越了很多其他國家,慢性死亡患者占總死亡人數的85%,其導致的疾病負擔比例高達70%。
2、各類疾病加大居民經濟負擔
所產生醫療費用的增長速度已經極大超過我國居民的承受能力。疾病治療期間居民需要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如高額醫療費用、持續的康復費用和收入損失。2020年,根據中國精算師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常見的重大疾病醫療費均在8萬元以上,其中癌癥僅醫療費用就高達22-80萬之多,其他需要長期治療的重大疾病如昏迷甚至每年高達12萬元。
3、健康保障需求激發居民主動投保
我國商業健康保險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保險業復業之后,由于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的不全面,居民健康保障需求的增加,近年來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根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數據,2011年健康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692億元,2020年健康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長至8173億元,近10年年均增長率達到31.2%,商業健康保險已經成為我國構建多層次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程度上彌補了基本醫療保險的不足。
據《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指數調研》數據顯示,認為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消費者占比達到93%,遠遠高于財富的26%和工作的18%的重要性。
同時,消費者的健康消費意愿也在增強,有47.8%的消費者表示未來有必要投保商業健康保險,這也與消費者的實際行為表現相吻合。
注:N=5510
自2011年起,我國健康保險保費密度持續增長,2020年已超過580元/人,較2019年上漲15.2%,國民在健康保障方面的投入正在快速穩步提高。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康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根據健康保險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是保險公司準確了解健康保險行業當前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