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育率低于警戒線! “十四五”提出釋放生育政策潛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全國人口普查條例》規定和《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國發〔2019〕24號)要求,我國進行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一年多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各級普查機構和普查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廣大普查對象的積極配合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圓滿完成普查現場登記和普查主要數據的匯總評估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和顯著成效。
中國人口增速放緩,生育率處于較低水平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 2020年11月1日零時我國人口的基本情況為:全國總人口為1443497378人(14.4350億人);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13.3972億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勢態。
受到先后實施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2016年和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大幅增加,比政策實施前多出100多萬人。到2018年,隨著二孩效應逐步減弱,出生人口持續下滑,2019年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人,2020年進一步下滑至1200萬人。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初步匯總的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經處于較低水平。總和生育率就是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的數量。通常情況下,總和生育率達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保證整體人口水平相對穩定。我國這一數值低于1.5則意味著跌破警戒線。
低生育引起關注,“十四五”提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
低生育水平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結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響,也受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后者的影響力在逐步增強。
隨著消費升級,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生養小孩的花銷越來越大,一個家庭需要承受的經濟壓力逐漸增加。不僅如此,生小孩之后還有更大的難題就是選擇照顧小孩的人選。面對如今夫妻雙方都有工作的常態化社會現象,照顧小孩的任務大多都落在家里老人的身上,然而老人的體力個經歷也是有限的,請保姆的風險較大;再加上當代年輕人不愿意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經歷,像上一輩父母的“無私奉獻”精神已經不被80、90后倡導,這些現狀都在“勸退”當代的年輕人生育下一代。
隨著各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工業化、現代化帶來的人口生育觀念轉變等方面的影響,低生育已經成為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普遍面臨的問題,也將成為我國面臨的現實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調查,我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數為1.8,只要做好相應的支持措施,實際存在的生育潛力就能發揮出來。
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短短80個字,折射出“十四五”時期人口政策的重要變化,這一變化集中體現在包容性、全面性、前瞻性和均衡性這幾個關鍵詞上。尤其是“生育政策包容性”的表述,應屬首次提出。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數字經濟行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數字經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數字經濟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