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煤炭供需矛盾從流通著手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鐵路發運煤炭22.69億噸,同比增長13.4%。煤炭運量占貨運總量的57.9%,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主要煤運通道中,大秦線完成運量4.4億噸,增長8.7%;候月線完成1.84億噸,增長3%。主要港口煤炭發運6.6億噸,增長19%。2011年,三省(自治區)分別調出煤炭6.1億噸、5.8億噸、2.7億噸。2011年12月末,全國社會煤炭庫存為2.53億噸,比年初增加3609萬噸,增長16.6%。
目前,全國煤炭供需平衡比較脆弱。受天氣變化、水電出力、運輸不暢等外部因素影響,區域性、時段性的供需矛盾不時出現,煤炭供應平穩運行面臨壓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煤炭物流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東部發達地區煤炭需求大幅增長,一些原主要煤炭調出省(如河南、安徽、山東)煤炭外調量大幅減少,調入量大幅增加,有的省區已經變為凈調入省,區域調節難度加大。作為全球第一大煤炭生產國的中國,每年都陷入供需矛盾中,而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煤炭物流發展還比較落后,供需鏈銜接不緊。
2012年1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對物流企業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按所屬土地等級適用稅額標準的50%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2012年3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末,煤炭產量控制在39億噸左右。在調運平衡方面,預測2015年,煤炭調出省區凈調出量16.6億噸,其中晉陜蒙寧甘地區15.8億噸,主要調往華東、京津冀、中南和東北地區,少量調往川渝地區;新疆0.3億噸,主要供應甘肅西部、青海和川渝地區;云貴地區0.5億噸,主要調往廣東、廣西和湖南等地。煤炭調入省區凈調入16.6億噸,其中華東、京津冀、中南和東北地區16.2億噸,主要由晉陜蒙寧甘、云貴地區供應;川渝青地區0.4億噸,主要由新疆供應0.3億噸,其余由晉陜蒙寧甘補充供給。
“十二五”期間,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在抓緊落實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基礎上,爭取物流業發展的戰略思路在“十二五”規劃中突出體現,并積極協助政府有關部門籌劃2011-2020 年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
前瞻產業研究院煤炭物流行業研究小組指出,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物流業由注重基礎建設向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轉變。《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出臺將有利于推動國內煤炭大生產和煤炭大物流的有機融合,可通過流通層面為解決煤炭供需矛盾提供一套解決思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