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油產業發展由大走強
2011年,全球煉油能力在2000萬噸/年以上的煉廠一共有21家,其中我國僅中石化鎮海煉化一家以年加工能力2015萬噸位居第19位,這與我國2011年煉油能力達到5.4億噸,僅次于美國,為世界第二大煉油國的地位很不相符。前瞻產業研究院煉油行業研究小組指出,我國煉油企業平均規模偏小是制約全行業煉油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煉油產業是以原油為原料,煉制加工生產汽油、煤油、柴油等產品的產業。煉油產業關系國家的經濟命脈和能源安全,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煉油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顯示,2010年,我國煉油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1922.7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702.70億元。截至2010底,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由2000年的2.76 億噸猛增至5.08億噸,占全球產能的11.50%,穩居世界第二位。隨著煉油產業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對煉油產品的需求將不斷加大,預計到今年我國煉油產業的銷售收入將達到32800億元。
2011-2012 年中國煉油產業銷售收入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煉油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
隨著原油供應日益重質化和劣質化,以及環保法規對油品質量要求的日益嚴格,未來煉油產業的常規技術將不斷提升,高端煉油技術將加緊與高科技和高科技產業的融合。目前我國煉油產業在大型化生產技術、煉化一體化技術、新催化劑和新工藝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并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應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煉油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我國煉油產業現已進入一個由大走強的歷史發展新時期。未來,我國煉油產業將努力轉變發展方式,通過調整結構、合理布局、優化配置資源和市場、促進科技創新、推進煉化一體化和基地化建設。
預計,“十二五”期間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的煉油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將建成3-4個2000萬噸/年煉油、200萬噸/年乙烯大型煉化生產基地,全國總共形成20多個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千萬噸級原油加工基地;煉油能力年增速為6%-7%,到2015年,全國煉油能力將達7.5億噸規模。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