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國內鐵路客運增速迎來小高峰
2010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9.1萬公里,增加4986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鐵投入運營里程達8358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高居世界第一,也是全世界高鐵建設增長最快的國家。同時,我國鐵路的復線率和電氣化率不斷提高,2010年底,我國鐵路復線里程3.73萬公里,復線率達41%,比上年提高2.2%,電氣化里程4.2萬公里,比上年增加6000公里,電氣化率達到46%,比上年提高4.3%。
2011年,全國鐵路安排新開工項目70個,其中高鐵和城際鐵路項目15個,區際干線和煤運通道項目26個,主要有京沈、京張呼、杭黃等高鐵,以及西銀、青島——日照——連云港、庫爾勒——格爾木、九江——景德鎮——衢州等普速鐵路。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鐵路產業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顯示,到2015年,鐵路營業里程預計達到12萬公里以上,“四縱四橫”高鐵路網主骨架及與主骨架連接的高鐵、城際高鐵建設將加速推進,新建和改造鐵路客站1015座,大規模鐵路建設將持續;城市軌道交通到2020年新增營業里程6560公里,成為大規模鐵路建設之后新的投資熱點。這都將為國內基建建設業務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的鐵路產業鏈包括站前工程、站后工程和車輛等。近兩年是新線建設高峰,2013年后規劃線路減少,基建投資開始下降。隨后而來的是站后工程建設高峰,逐步從基建轉向設備和車輛投資。隨著鐵路的提速、高鐵的大規模建設,對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不斷提升,站后工程顯得尤為重要,其對于整個系統的安全有效運營、管理以及服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站后工程一般占固定資產投資的10%-20%。
隨著路網建設大規模的鋪開,各個高鐵專線相繼通車,動車組和大功率機車的巨大需求將被引爆,全國鐵路機車車輛,尤其是動車組和大功率機車的購置投資額將激增。截止2010年底,我國動車組保有量為420組,全國鐵路每天開行動車組列車近1200列。2010年,我國鐵路裝備購置投資安排1000億以上,比2009年增長28%。交付動車組172組,大功率機車1700臺,25G600V 客車2000輛,70/80噸通用貨車3萬輛以上,大型養路機11臺(套)。而配件和運營維修投入也會隨著機車車輛的有量增長而增加。5年內,中國鐵路機車車輛的配件(如車軸、車輪、剎車片等)將有翻番增長,運營維修投入也將翻番增長。鐵路信息化的建設貫穿鐵路建設整個過程,是保障鐵路現代化建設和安全運營的關鍵設施,隨著鐵路建設的加快,鐵路信息化產業未來幾年將保持快速增長。
2010年,中國鐵路客貨運量實現大幅增長,旅客發送量完成16.8億人,貨物發送量完成36.3億噸,分別比上年增長9.9%、9.3%。根據鐵道部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全國鐵路客運量達到30億人,貨運量達到48億噸,換算周轉量達到5.1萬億噸公里,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78.6%、32.2%、41.7%。
前瞻產業研究院鐵路行業研究小組分析預測,到2015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將完成30億人左右;到2020年,鐵路客運量將達到50億人。即“十二五”期間鐵路客運量的年均增速為12.35%,明顯高于“九五”和“十五”期間2.58%和7.75%的年復合增長,鐵路客運增速將達到一個相對的頂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