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式互感器晉升為主流產品
在智能電網的大市場中,小小互感器技驚四座,不僅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諸多場館建設中被大量使用,還在國家智能電網建設中拔得頭籌。
隨著電力工業的不斷發展,電網電壓等級的不斷提高,對電壓、電流的測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互感器作為連接高壓與低壓的一種電器設備也不斷地改進和發展。與傳統互感器相比較,電子式互感器具有多重優點,已成為下一代互感器的主流產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互感器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電子式互感器的出現,被譽為本世紀初高壓電器制造業的一場革命。其數字化輸出、網絡化接線使得電網更安全、更環保、更利于一次設備乃至整個輸配電系統的智能化。
我國目前大約有上百個單位從事新型電子式互感器的試探性研發,初步形成供貨能力的大約有十家左右,門類較為齊全,可全面供貨的目前已經有3-5 家。產品涉及10-800 千伏,電流、電壓、獨立式、組合電器式等不同品種。按照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增加8000 座新增及改造的智能化變電站。
前瞻產業研究院互感器行業研究小組表示,8000 座智能變電站中,新增變電站的比例將達到90%以上。照此測算,預計“十二五”期間,新增智能變電站關鍵設備(除傳統一次設備)的投資約為727 億元。其中,光電互感器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36 億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