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療發展“走出去”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但相對醫療服務需求增長而言,我國醫療衛生資源仍嚴重緊缺,尚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
我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20%的大城市,老百姓看病都集中在大醫院,導致看病等待時間長,住院床位急缺。健全社區醫療網絡,使群眾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是解決我國目前看病難、看病貴的主要手段之一。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是比較合理的醫療資源配置方式,社區醫療機構將成為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健康教育、疾病控制等社區衛生服務的主體。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社區醫療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社區醫療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2009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僅占衛生機構總數的2.98%,其衛生技術人員僅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4.52%。社區醫療機構的人力資源狀況也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社區醫療機構從設施、診療水平等客觀條件上與大醫院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一些社區醫療機構硬件匱乏、設備陳舊,甚至所處的外部環境太差影響了居民就診信心,并且許多社區醫療機構業務單一、技術水平偏低,普遍缺乏全科醫生和高級人才。
但是,社區醫療機構本身的作用以及當前我國社區醫療機構發展的現狀,讓我國不得不重視社區醫療的作用,特別是新醫改政策更是將社區醫療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對于社區醫療的建設扶持力度逐步提高。
前瞻產業研究院社區醫療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發展,不論是首診制還是轉診制的探索,都必須有過硬的醫療服務作后盾,當務之急是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大力宣傳社區衛生服務的宗旨和內容,讓社區居民感受到社區衛生服務的實惠和連續性服務的好處,并通過政策引導,逐漸轉變居民的觀念。
與此同時,社區醫療也要走出去,進行上門服務,尤其是為不方便出門的老人服務,建立真正為居民服務的意識,使得內涵建設與群眾的期望相符。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