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摩禁摩”之下摩托車行業路在何方?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中國摩托車整車企業在中國大中城市遭到“限摩”、“禁摩”的沖擊,企業布局的改變在所難免。
中國的“限摩、禁摩”歷程是從1985年的北京開始的,到目前,基本上中國所有的大中城市對駕駛摩托車都做出禁止或限制。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摩托車整車制造行業共產銷摩托車2700.52萬輛和2692.77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21%和1.32%。其中內銷1618.30萬輛,同比下降5.11%,與2009年相比下降15.64%;全行業出口摩托車1074.47萬輛,同比增長27.67%。
2011年,我國摩托車行業國內市場需求動力明顯不足,出口發展總體穩定,全行業經濟效益狀況不容樂觀,外部市場增長明顯好于內部市場。在城市市場的排擠之下,我國摩托車產品內銷增長乏力,摩托車企業唯有將目光投向了農村市場和海外市場。
從農村市場來看,2011年1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2012年社會藍皮書《201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指出,2011年是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首次超過50%。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47億人,其中城鎮人口6.9079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48.73%。如能激發6.57億人口基數的農村摩托車市場,摩托車內銷也將得到大幅刺激。
從海外市場來看,中國摩托車產品出口國家主要以:尼日利亞、阿根廷、緬甸、多哥、伊朗、墨西哥、秘魯、埃及、巴西、巴拉圭等欠發達國家為主。2011年中國摩托車整車制造行業進出口總額為543099.66萬美元,其中出口額達541036.44萬美元。按地域來看,中國摩托車整車制造行業有四大板塊,分別是廣東板塊、重慶板塊、江浙板塊和魯豫板塊。其中,重慶市2011年摩托車整車制造行業出口金額為12.09億美元,居于全國首位。
從以往經驗來看我國摩托車企業出口競爭十分激烈,各廠商之間的惡性競爭給整個產業造成不利影響。以越南市場為例,我國摩托車產品曾一度擊敗日本搶占越南主要市場。然而由于國內廠商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不惜大幅降價以攻擊競爭對手,而降價的背后是以次充好、成本壓縮。隨著問題的涌現,國內產品被打上“次品”標簽,最后不得不退出越南市場。
前瞻產業院摩托車行業研究員陳師認為,我國摩托車企業在出口競爭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行業名譽的保護,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品牌保護力度。
技術研發一向被視為中國摩托車行業的“短板”,“禁摩”、“限摩”政策將摩托車與大城市隔離開來,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由于國內目前主要定位在農村和中小城鎮市場,而這些區域消費者對于價格較為敏感,代步訴求較高,娛樂、休閑訴求較低,市場特性決定摩托車產品主要走較低端的路線。
在2011年4月2日,國務院解除對摩托車的限制的試行辦法,國內城市“禁摩”、“限摩”政策有所松動。未來城市市場逐漸開放,注重娛樂性和休閑型的高端產品國內需求也將蘇醒,尤其是80后消費能力的增強,高技術含量產品將成為消費主流,而國外廠商也將伺機而動,國內市場競爭也將加劇,部分中小企業由于缺乏核心技術而經營困難,可能面臨倒閉或被兼并的危險。
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國摩托車企業存在一個較為普遍的矛盾,即過多的技術投入影響現階段收益,而忽視技術投入又將面臨城市市場開放后失去未來市場地位的風險。陳師認為,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