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設備成套化助企業搶占高端市場
受益于我國能源需求持續增長帶來的新增煤礦產能、存量煤礦設備的更新和存量煤礦機械化率的提升,以中小煤礦整合為契機,中國煤礦設備行業迎來新的景氣周期。隨著中國煤礦設備的大型化和高端化,成套設備占全部煤礦設備的比重不斷提高,其發展速度遠高于煤炭開采及洗選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煤礦設備成套主要是指煤礦設備的生產配套設備,即相對于狹義的煤礦設備而言,指既能生產掘進機,又能生產采煤機、刮板機、液壓支架等,并且產品彼此之間要有較強的配套能力。而煤礦設備成套模式則是指相對于一般的煤礦設備生產模式而言,該類模式除為客戶提供產品之外,還具備綜合的配套能力,可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生產配套服務。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煤礦設備成套模式發展前景和競爭戰略分析報告》顯示,從世界煤礦設備發展史,特別是從世界煤礦設備巨頭久益環球和德國DBT公司的發展路徑來看,成套化是煤礦設備企業發展的必然方向。
不成套時,由于支護、采掘、運輸設備生產廠家不同,其配套參數可能不協調、尺寸不合理,這將降低綜采系統可靠性差和產量;甚至還可能出現故障時不同生產廠家相互推諉而影響煤礦正常生產等問題。而設備成套有利于子產品協調,可提高可靠性,并避免售后服務互相推諉,在招標中有較大優勢。
相比于加工精度等制造水平要求,煤機設備在系統穩定性、整機配合和控制系統方面要求更高。因此,具有系統煤機設計技術的企業未來的競爭優勢將日漸明顯。目前,國內成套化發展形成了兩種模式,外延式并購和自主研發。
中國煤礦設備企業成套方式比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礦設備成套模式發展前景和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以天地科技為例,通過與國際煤機的一系列資本運作,企業已基本具備了“三機一架”生產能力,但由于不同產品生產基地不同,公司層面缺乏良好的管理和協調,成套化進展緩慢。而自主研發式的系統成套,則是通過內部事業部制管理形式實現產品成套生產,各事業部之間結合更為緊密,協作更為便利,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前瞻產業研究院煤礦設備成套模式研究員章誦蘭表示,未來,中、大型煤炭綜采成套設備將成行業主流需求,系統煤礦設備設計能力將成核心競爭力。國內煤礦單井產能的提高和對煤礦安全的重視必然要求煤機向大型化、高端化發展。成套化將是我國煤機企業搶占高端市場,實現進口替代的必然選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