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布局直銷倒逼貿易商“下崗再就業”
“2012年鋼鐵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將繼續。鋼廠將從過去的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涉及物流、貿易、加工配送,要把產業鏈延伸到最終用戶。”馬鋼集團總經理蘇鑒鋼在一次會議中公開表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1-3月份,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10.34億元,較2011年同期盈利158億元大幅下滑。而2011年鋼鐵企業的日子也同樣不好過,2011年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只有2.4%,較前年的2.91%再度下降,也遠低于同期全國工業平均利潤率水平。
情急之下,以國有企業為主的大型鋼鐵企業開始挖掘行業利潤潛力。從2011年開始,河鋼、寶鋼、武鋼、首鋼等大型鋼鐵企業紛紛在區域市場加大了現貨直銷的力度。這些鋼廠希望通過在省級或市級市場設立的現貨直銷公司,直接面對用鋼單位或者貿易企業客戶,從而在銷售數量和每噸鋼材的毛利空間上有所改善。鋼廠從專注于鋼材生產到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鋼材流通領域,這其實就是干起了原本是鋼材流通企業做的事,從供應商身份轉成了同行身份。
需求不振、資金鏈緊張的一個直接后果是,鋼貿商正在面臨新一輪洗牌。
中國鋼鐵流通行業長期存在小、散、亂的問題,現在鋼貿商大約有20萬家,而超過1000萬噸經營規模的只有四五家。
前瞻產業研究院鋼材貿易行業研究小組認為,在鋼鐵行業普遍虧損的不景氣環境下,最先被沖擊到的就是鋼貿商。
4月10日,由五礦發展等12家企業發起的“中國鋼鐵流通e聯盟”在北京成立。此前類似的整合舉動還有各大鋼廠投入大筆資金建設的鋼鐵物流園區,此類園區除了鋼材買賣,更以提供服務為新的盈利渠道。
這引發業內的熱議:鋼貿商的生存空間是否正在被原先的合作方鋼廠進一步擠壓?
據了解,國內大型的鋼廠都在做這方面的服務,比如寶鋼、馬鋼、河北鋼鐵等。以寶鋼為例,寶鋼做加工切割的利潤率遠高于傳統的鋼材生產銷售。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2011-2015年中國鋼鐵企業非鋼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寶鋼六大多元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占到了集團營業總收入的27%,實現利潤占集團利潤總額的22%。
國內部分鋼企非鋼產業發展狀況
資料來源: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2011-2015年中國鋼鐵企業非鋼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也有部分業內人士稱,這樣的服務主要面向大客戶,而小客戶的需求太多樣化,無法一一滿足,因此,所謂的鋼廠“直供”只能達到一定的比例,小的鋼貿商還會繼續存在,但在目前階段,競爭力弱的會被淘汰。
一位鋼貿企業的銷售代表證實,確實很多鋼貿老板改行做實業去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