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有危機更有機遇
“21世紀什么最重要,人才!”電影里的臺詞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外乎切中時弊。畢竟人才才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不過,要想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中找準“千里馬”,“伯樂”不可或缺。
市場發展迅速 增長潛力巨大
據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每年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上海外服、中智公司、北京外企三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已連續三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行列。時至2011年,此三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營收規模近10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人力資源服務業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到我國500強企業,意味著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已經初具規模,代表著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已經進入了產業化的階段,是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形成新興產業的重要標志。
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人才服務機構的總營業收入不過500億元,而到2010年,全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營業收入已經接近800億元,短短兩年的時間,行業規模較2008年增長了近60%。
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企業經營方式發生變革等多重因素的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事務性的人力資源管理、不涉及企業秘密的技能性培訓、高層次人才招聘的物色、社會福利管理等工作外包給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市場容量也將隨企業對服務的需求量的增大而增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研究員表示,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人力資源服務深入人心,人才跳槽離職率的提高和企業人力資源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強,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或將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目前國內潛在市場已達2萬億元,預計未來幾年,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增長率將超過25%。
外企虎視眈眈 行業競爭加劇
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吸引了眾多國際、國內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不斷加入。
目前,國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中,絕大多數都以民營機構為主。民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要是面向中小型客戶,為其提供相對中低端的人力資源單項服務,所提供的服務產品體系較不完善,且該類型服務機構在中國的服務網絡覆蓋面與信息化程度一般,客戶資源分布不廣泛,服務收費相對較低。
由于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門檻較低,又作為我國的“朝陽”產業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好,民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量的迅速增加,競爭十分激烈。
此外,隨著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的進一步放開,外資人力資源對我國的人才服務市場虎視眈眈,爭相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0強前10名企業中,除Robert Half外,全部已在中國設定辦事機構并進行廣泛的業務運作,這說明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已經完全與國際接軌,成為中國開放度最高的行業之一。
而跨國人力資源服務巨頭規模巨大、技術領先、口碑優良、產品服務豐富,并且具備專業的人才和豐富的服務經驗,對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特別是,當前我國的人力資源服務業供應商無法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忽視了自己的服務能力,低水平重復經營,正制約著自身的發展。
加快行業轉型 競爭亦是學習
在前瞻產業研究院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研究員劉吉偉看來,國內的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要想取得突破,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資源服務。例如上海外服為外商的員工服務方面形成了一條龍的服務規模,解決了外商人力資源工作量80%。
其次,注重低、中、高整體化服務。目前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大部分還處在招聘、派遣等行政事務處理的初級階段,在管理、咨詢、教育培訓和外包等中高端服務上亟待加快提升。各服務機構可利用現有的外包服務領域的優勢,推進跨業務大規模的運行,實現三大主業聯動發展,三大副業聯動發展,有效的支持主業的組合發展。
此外,提供人力資源網狀化、標準化服務。通過形成了服務管理平臺,專注人力資源服務的客戶服務中心,囊括當前國內最先進的人力資源服務系統,人才中介與客戶服務網絡系統,充分發揮現有的資源、資產,并有能力實現質量、效益的最大化。
再有,提供平臺化的服務。針對當前客戶提出項目全部性總包的要求,著手全國網點拓展,采用合資、獨資、分公司的形式,設立覆蓋面廣的平臺式服務。
未來數年,中國市場將成為全球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的主要增長引擎,并會逐步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劉吉偉表示,“盡管會帶來新的競爭,但他們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先進技術、資金、管理理念,進而提升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整體競爭水平,并推動中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進步。”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