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妝品生存狀況與質量安全令人揪心
本月中下旬,加拿大一環保組織發布報告稱,通過對49個知名品牌化妝品進行測試的結果發現,被監化妝品幾乎都含有砷、鎘、鉛、鈹、鎳、硒和鉈等7種有毒物質,而這些物質成分并未被標注在產品包裝上。同時,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的研究報告也稱,發現400個知名品牌的唇膏含有微量鉛元素,其中美寶蓮、歐萊雅、封面女郎和NARS的相關產品榜上有名。
化妝品的質量安全再次令人擔憂,而與此同時,歐美品牌壟斷陰云之下艱難求生的國產化妝品品牌生存形勢同樣令人揪心。
寄望轉軌挑戰歐美壟斷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已逐漸成為化妝品消費大國,總體消費水平超越歐盟和日本,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消費水平較低,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我國化妝品市場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預計未來3-5年我國化妝品市場將保持穩步增長。
我國化妝品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在短短的20多年里,我國化妝品行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漸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和活力的產業大軍,涌現出一批以美加凈、六神、大寶、郁美凈、舒蕾、歐珀萊、隆力奇、佰草集等為代表的民族化妝品品牌。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1-5月,我國化妝品行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66.13億元,其中出口79433.3065萬美元。從企業規模角度看,年銷售額億元以上的企業數量為50家,其中5億元以上有10多家;年銷售額3000-5000萬元之間的中小型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
近幾年來,我國化妝品行業以約年均15%的速度遞增,全行業處在消費結構逐漸升級、消費層次多元化的階段,化妝品生產和銷售方面也已形成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由于具有成本優勢,吸引了眾多跨國化妝品公司在華投資生產,產品再對外出口。目前,“中國制造”的化妝品已出口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不少生產企業還處在仿制生產階段,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但目前我國化妝品生產水平、產品質量均無法與跨國巨頭競爭,出口對象仍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且出口企業主要為外資或合資企業,全國出口總量及出口金額也具有一定的波動性。
由于中國放開對進口化妝品的限制,國際化妝品巨頭正在加速拓展中國市場,本土品牌經受著來自外部的巨大沖擊。在中國美容化妝品市場中,外資或合資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已接近80%。中國化妝品中高端市場基本上被外商獨資或合資品牌所占據,歐萊雅、寶潔、資生堂、雅芳等幾家國際巨頭形成寡頭競爭之勢,這其中又以歐萊雅的市場份額最大、實力最強。而國產化妝品企業則只能在中低端市場激烈競爭慘淡經營,同時還面臨這國際巨頭在不斷鞏固中高端市場的同時逐步向中低端市場的強力滲透。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化妝品行業5家大型企業實現銷售利潤為19.77億元,同比下降了14.03%,利潤總額更是下降了34.11%,其中2家企業虧損,虧損額為3.83億元;中型企業虧損總額2.60億元,較上年增長了291.94%,總體經營狀況日益惡化;434家小型企業中98家企業虧損,虧損總額3.98億元,情況同樣不容樂觀。2011年1-5月,化妝品行業小型企業的虧損2.01億元,情況較為嚴重,虧損面高達22.98%,虧損深度為113.23%;中型企業虧損面為21.74%,虧損深度為15.54%。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化妝品行業研究員吳朝瑜表示中國要與國際巨頭競爭,就應該依靠知識驅動的核心力奮起直追,加大研發力度,提升品牌價值,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化妝品安全狀況堪憂
2月中下旬,全球多家跨國化妝品行業巨頭的多種產品被爆出重金屬超標。與國內化妝品企業經營狀況一樣,化妝品的質量安全也同樣令人揪心。據廣東省保化檢測中心2008年對該省化妝品行業的抽檢結果顯示,廣州、深圳數家化妝品企業有十種產品質量不合格。化妝品的質量安全再次引發擔憂。
隨著網絡購物等電子商務活動的興起,化妝品也成為網購的熱門商品。為此,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化妝品行業研究員吳朝瑜指出,由于網絡購物消費者無法事先檢驗產品的真偽和質量安全,因此更容易成為劣質化妝品繁衍的土壤,消費者更應擦亮眼睛,以免花錢又受罪。
隨著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消費環境也逐年發生變化。如今,消費者對消費理念更加理性,不再單純追求品牌效應,而更多的關注化妝品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功效,由此帶動了藥妝市場以及有機/天然化妝品市場的火熱,這也成為各大化妝品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本月召開的全國保健食品化妝品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指出,“十二五”期間要在全國開展保健食品化妝品專項整治行動,推進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提高和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信息化建設兩大工程。
吳朝瑜認為,化妝品的質量安全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在國家加大化妝品行業的質量安全監管的同時,有必要加大加重對違法企業和個人的處罰力度,大幅增加其違法成本;化妝品企業也應加強自律,重視企業的長期發展,重視產品的質量安全,消費者更應提高警惕,共同遏制劣質化妝品的生產和流通。
影響消費者選購化妝品的因素圖示(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調研與戰略投資分析報告》
吳朝瑜指出,國際大品牌牢牢占據60%以上的市場份額及高端消費者的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隨著天然、安全、環保的化妝品受到追捧,我國化妝品企業應順應發展趨勢,加強生物技術研發、注重產品質量,著力打造自主品牌。
在歐美品牌壟斷中國中高端市場并逐步蠶食國內企業賴以生存的中低端市場的背景下,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已經迫在眉睫。21世紀的化妝美容業將進入生物時代,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許多高科技生物基因產品紛紛被應用于化妝品生產,相比于含化學成份的化妝品,高科技生物化妝品源于自然生物且對人體無害,必將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