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行業將乘政策東風闊步前行
住建部印發的《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簡稱《規劃》)明確指出,要實現建筑產品施工過程的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達到總用量10%,HRB400以上鋼筋用量達到總用量45%,鋼結構工程比例增加,即明確把發展鋼結構作為建筑業推進“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貢獻率的一項指標。
與此同時,中國鋼結構協會也推出了《促進鋼結構產業發展和有關“十二五”規劃的意見建議(草案)》。《建議》內容包括爭取將鋼結構產業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獲得有關部委和國家政策的支持;“十二五”期間力主開發60公斤級高強度、高韌性以及良好焊接性能的鋼板和型材;繼續發展鋼結構制造產業,使鋼結構產量在2010年2500萬噸的基礎上,到2015年翻一番以上,達到5000-6500萬噸,力爭達到全國粗鋼總產量的10%,以及促進鋼結構房屋建筑質量全面提高,力爭到2015年實現鋼結構房屋建筑占全國房屋建筑總量15%-20%的目標。
鋼結構行業由于其經濟和技術的優越性、低碳減排、循環經濟以及可工業化、產業化發展,能更好的適應并滿足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需要,也將成為具有市場廣闊、企業眾多、創新不斷、充滿蓬勃生機的新興產業之一。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鋼結構行業研究小組認為,“十二五”期間,獲得政策扶持的鋼結構行業有望在海洋工程、住宅和橋梁領域大展拳腳,實現產量的倍增。
2008-2015年我國鋼結構市場預計容量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中國鋼結構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在海洋工程方面,《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發展海洋經濟,為海洋工程鋼結構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據悉,海洋石油產量到2015年要達到1億噸,海洋工程裝備企業要為在深海1500-3000米開采石油提供大量裝備,海洋工程鋼結構產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此外,鋼結構還被大量運用與住宅房屋建設。
由于鋼結構住宅符合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要求,其工業化、標準化的鋼結構住宅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根據中國鋼結構協會的調查統計,目前鋼結構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中,鋼結構房屋建筑和非標設備(成套裝備)占其產量的80%左右。實際上我國平均每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超過20億平方米(2009年已達到33億平方米),消耗鋼材上億噸,鋼結構建筑用鋼僅占建筑用鋼的10%左右。我國房屋建筑中鋼結構的建筑面積約占2%,而發達國家鋼結構建筑占到40%-60%,提升的空間很大。
隨著我國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橋梁道路的大規模建設也對鋼結構材料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我國鋼結構橋梁發展迅速,年用鋼量從十多萬噸提高到目前的超過200萬噸,但鋼橋所占的比例仍很低。目前,全國公路59萬座橋梁中鋼結構橋梁不足1%,而美國鋼結構橋梁占33%,日本鋼結構橋梁占41%。另外,我國鐵路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新建的線路大多以橋代路,其中80%都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梁,用鋼結構橋替代的潛力較大。
隨著國家在“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大對電網建設力度和對清潔能源的開發,在超高壓輸電、風力發電、核電領域等諸多領域,鋼結構同樣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統計數據,2011年我國建筑行業鋼結構市場容量為1922億元,同比增長了16.48%。在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我國鋼結構市場容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到2015年我國建筑用鋼結構市場容量將達到3555億元。
雖然我國鋼結構產業“十二五”期間有望迎來良好的發展空間,但機會從來只屬于有準備的人。對于鋼結構制造和施工企業而言,要在行業發展大潮中把握機遇,應首先順應行業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加大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力度,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注重提高企業生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切實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