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制藥進入高速發展時代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化學原料藥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之一,同時,我國還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制劑生產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疫苗產品的最大生產國。
醫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1978-2010年,醫藥工業產值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規模不斷擴大,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不斷提高。
相對于整個醫藥行業和其他占主流的子行業來說,生物制藥行業是一個占有較低市場份額的小行業,但是它的發展潛力卻是非常巨大的,其發展速度和利潤增長速度都高于化學制藥和中藥。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對生物技術創新和生物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使中國生物制藥行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中心檢測顯示,2003-2010年中國生物制藥行業銷售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21.52%,2010年行業產銷規模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速超過40%。
2004-2011年中國生物制藥行業銷售收入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1-2015年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生物制藥產業已經開始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國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是隨著國際醫藥產業轉移,眾多跨國生物醫藥公司開始將藥物研發及生產工作外包至中國。目前中國已有80多個地區(城市)已經著力建設醫藥科技園、生物園、藥谷。但同時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原創性研究及資本市場遠遠落后于海外,這導致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陷入低水平重復生產和惡性競爭的局面。目前,競爭逐漸趨向于新技術與新領域。由于在子行業中處于技術領先,中國生物技術集團、華蘭生物、科華生物、天壇生物、達安基因、雙鷺藥業等企業在國內生物醫藥行業的競爭力也處于領先地位。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通過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物制藥,完成醫藥行業的產業升級和占領生物制藥制高點,實現總產值翻兩番,達到3萬億元的規模。政府將鼓勵和支持大型藥品流通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托管、參股、控股和強強聯合等方式,打造一批年經營額過百億元甚至過千億元的藥品流通龍頭企業。
目前,我國針對癌癥、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研究取得一些進展,已經獲得200個生物新藥證書,開發近200種生物藥,近400個生物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未來10余年,一批基因治療方案、藥物將進入應用階段。而我國生物藥研發與產業化能力也將大幅度提高,形成化學藥、中藥、生物藥三足鼎立的藥物新格局。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