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離我們有多遠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熱點,但是,新能源汽車應用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尚未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遲遲未出臺,行業缺少標準……新能源汽車離我們的生活還有多遠?
國家為純電動車大開“綠燈”
實際上,國家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有著豐厚的補貼,以北京為例,購買新能源汽車,電池每千瓦時國家和北京各補助3000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國家和北京每輛各最高補助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國家和北京每輛各最高補助6萬元。
中國已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
資料來源:前瞻資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2012版)》
近日,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信部發布的《關于不屬于車船稅征收范圍的純電動燃料電池乘用車車型目錄》又傳來了利好的消息:首批49個產品型號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船稅,國家正式為純電動車大開“綠燈”。
兵馬欲動 糧草未齊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糧草”的充電等配套設施必須要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前期就開始布局完善。新能源汽車在城市中大規模運行需要大量的公用基礎充電設施作保障,必須建設大量的公共基礎設施才能保障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充電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一直困擾著電動車開發和生產企業,也影響著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信心。
而建設充電設施不但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而且需要在現有城市架構內征用大片土地,這對于土地資源越來越緊缺的城市來說,將面臨著巨大挑戰。基礎設施成本高,收益低成為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制約因素。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即使在實現規模化運營情況下,一個由電力企業主導建設的充電站投資收益率只為6%-7%,由非電力企業主導建設的純商業化運營的充電站的投資收益率僅有3%-4%。
如此低的收益率使得各方對新能源配套設施建設避而遠之,從試點范圍城市的情況來看,各地新能源配套設施的投資仍以政府投資為主。
資料來源:前瞻資訊《中國電動汽車充電站行業市場調研與戰略投資分析報告》
新能源汽車離我們還有多遠?
由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和最終目標、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是不是最終產品并不十分明確,2011年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草案未能通過國務院的審批。前瞻資訊汽車行業研究員高滿說:“產業規劃遲遲為能出臺,行業缺少標準,沒有明確的方向,欲在新能源汽車上大展手腳的車企卻只能等。”盡管此次有49款新能源車登上免稅榜,但是其中半數以上的車型只是在研發和示范運行階段,這類車型還幾乎沒有量產,目前市場上可以購買的電動車也不多。而在補貼政策上,今年將到期,預計新的補貼政策短時期內不會出臺。
高滿指出,新能源汽車實際上是未來的一個發展的方向,但是從基礎設施包括我們的技術儲備,可能還要有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的普及開來。新能源汽車離真正像傳統汽車一樣走進我們的生活還有一段路要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