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再制造產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發展前景廣闊【組圖】
再制造產業:受政策大力支持
再制造產業是以產品全壽命周期理論為指導,以實現廢舊產品性能提升為目標,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利用技術手段將廢舊產品進行修復和改造的一種產業。再制造產品與新品相比可以節約成本50%,節能60%,節材70%。當前,我國再制造產業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2018年1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再制造產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城鄉生活垃圾與農林廢棄資源利用設備制造中的再制造重點產品包括機床再制造、辦公設備再制造、工程機械再制造和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等。
由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順應資源日益稀缺等環節要求,再制造產業由于其節能環保等特點受到國家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大力支持。2019年5月,《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消除了報廢機動車零部件再制造的法律障礙,規定拆解的報廢機動車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后橋、車架等“五大總成”具備再制造條件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出售給具備再制造能力的企業予以循環利用。
機床再制造:愈發得到重視
再制造產業機床再制造方面,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機床消費國和機床進口國,中國機床產量連續位居世界第一。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金屬切削機床方面,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持續下降,2019年下降為41.6萬臺;隨著技術含量較高的金屬切削機床產量明顯下滑,舊機床的再制造業務將會蓬勃而起,機床制造企業越來越重視再制造領域的研究。
我國機床保有量約為800萬左右,按照3%的年機床報廢淘汰率進行計算,每年有二十四五萬臺機床進入再制造行列,約占每年生產新機床產量的一半左右。如果充分利用廢舊機床的床身、立柱等鑄件,并對其進行修復改造,可節約60%左右的能耗,節約70%的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達80%以上,從而實現循環生產。
工程機械再制造:企業投資愈發活躍
再制造產業工程機械再制造方面,隨著基礎建設的拉動,工程機械市場需求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持續走高,而高需求帶來的是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工程機械作為內燃機產品的第二大使用行業,雖然工作范圍僅限于工地,但由于其密度大,排放情況又劣于汽車,對環境的污染更為嚴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向低碳經濟的轉型呈不可逆轉趨勢。企業在工程機械再制造市場中也逐漸活躍,2019年廣西柳工收購CPMS工程機械設備銷售公司,CPMS公司對柳工在傳統的土方機械應用,拆除和設備租賃等許多領域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有較大市場
再制造產業中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方面,汽車發電機、起動機再制造是通過對回收的廢、舊汽車發電機,起動機的拆解,表面處理,再加工,零部件檢測,再裝配,整機測試等工序完成再制造生產全過程。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4-2019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數量呈上升趨勢。2019年我國正規途徑報廢汽車回收數量僅195萬輛,同比增長16.8%,報廢率不足20%。意味著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有較大市場。
工業化、城鎮化推動了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和進步,同時也加劇了資源環境約束等問題。構建循環經濟、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的共同關注,大力開展再制造工程是實現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再制造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再制造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再制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再制造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