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分銷商集中度低【組圖】
中國本土分銷商占據一半席位
2019全球分銷商營收排名TOP10中,只有三家企業營業收入位于千億以上規模;美國艾睿電子、安富利公司以1995.27億元與1346.81億元分別位于第一、二位;中國臺灣大聯大控股公司以1173億元位于第三位。2019全球分銷商營收排名TOP10中,中國本土分銷商占據一半席位,營收總額達1835.85億元,占2019全球分銷商營業收入比例達到31%。
注:帶*數據為預估值;換算匯率為2019年均匯率USD/CNY=6.9
2019全球分銷商營收排名TOP86榜單的的86家分銷商分別來自美國、中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日本和新加坡。其中,美國和中國占有絕對優勢,美國仍然位于首位,企業數量達到44家,營業收入總和達到4442億元,占比超過一半;中國企業數量和營業收入位于第二位,企業數量達到36家,占比42%,營業收入總額達到3194.5億元,占比達38%;相較于我國企業數量占比低于美國9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占比低于美國企業16個百分點,表明我國企業營收多處有10-50億較為低水平區間。
具體營收區間方面,在百億區間和十億區間里,來自中國大陸的本土分銷商分別均占總數的六成左右,其中在10億至50億區間的占比更高達70%。千億區間企業我國僅有一件,為中國臺灣地區的大聯大公司。百億區間企業達8家,中小規模的特色分銷商逐漸被頭部玩家并購整合,未來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
中國分銷商“化危為機”的盈利能力略強
營收增長方面,海外分銷商增長總額達55.2億元,少于減少總額,整體來看,屬于負值;反觀中國分銷商,在36家分銷商中,中國同比上升的企業數(12家)雖然少于同比下降的企業數量(14家),但是增長總額達200億元,多于減少總額100多億。表明我國分銷商“化危為機”的盈利能力較強。
中國分銷商產業集中度偏低
產業集中度方面,我國分銷商產業集中度偏低。在海外TOP50的榜單中,頭部分銷商企業的名單較為穩定,2018-2019年,艾睿、安富利、富昌、Allied、貿洋 、儒卓力 6家企業排名不變,海外頭部分銷商也逐漸通過資源整合等手段,不斷擴大商業版圖,集中度逐漸提高。而中國TOP36中,除了大聯大穩居首位,其余玩家的競爭都異常激烈,排名順序變動較大,產業集中度偏低。
表明海外分銷的行業格局已經成型,產業集中度持續增高;而中國的分銷格局尚未穩固,行業企業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電子器件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光電子器件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光電子器件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光電子器件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