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EDA軟件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本土EDA企業蓄勢待發【組圖】
本土EDA軟件市場發展落后,但部分國產企業煥發生機
我國EDA軟件研發始于20世紀八十年代。國內為了更好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在1986年開始研發我國自有的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熊貓系統,并在攻堅多年之后,于1993年國產首套EDA熊貓系統問世。之后的國內EDA發展曲折而緩慢。
因各種因素影響,國產EDA產業沒有取得實質性成功,但在這個過程中,國內已經出現多個EDA廠商萌芽。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08年,國內從事EDA研究領域涌現了華大電子、華天中匯、芯愿景、愛克賽利、圣景微、技業思、廣立微和訊美等公司。之后十年發展,華大九天、芯禾科技、廣立微、博達微等幾個企業從國產EDA陣型中展露生機。
作為芯片領域最上游的產業,EDA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內屬于“小而精”的產業鏈環節。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EDA產業收入僅為97.05億美元,不足百億,而整個芯片產業規模近五千億美元,占比不到2%。然而EDA是芯片之母,是芯片產業皇冠上的明珠,一旦缺少了這個產品,全球所有的芯片設計公司都得停擺。
2018年我國EDA軟件市場規模約為5億美元,僅占全球的5.15%左右,按此比例測算,2019年我國EDA軟件市場規模約為5.4億美元。
海外三巨頭把控市場,本土EDA企業蓄勢待發
由于我國本土EDA軟件市場暫且落后,行業上主要市場份額還是集中在海外三大巨頭上,分別是美國的Synopsys、美國的Cadence和西門子旗下的Mentor Graphics。2018年我國EDA軟件市場市場份額約為5億美元左右,但這三家海外巨頭的產品在國內占了95%以上的份額,僅有5%的份額留給了國內的一些EDA軟件公司。
由于EDA行業入門門檻高,成本彈性大,對性能依賴性強,因此行業進入壁壘較高,我國本土有實力的EDA企業并不多。目前,我國市場上主要EDA軟件供給企業包括華大九天、芯禾科技、廣立微、九同方微、博達微、概倫電子、創聯智軟等。這些企業雖然在全流程產品上和海外巨頭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在具體工具上各有所長。
目前,我國企業在工具的完整性方面與國外企業相比,有明顯的差距。而EDA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EDA受制于人,整個芯片軟件產業的發展都可能停擺,發展國產EDA迫在眉睫。面臨國際環境不確定性,本土EDA企業有望厚積薄發,在技術創新、融資運營上有所提升,打破EDA廠商競爭格局。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EDA軟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EDA軟件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EDA軟件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EDA軟件行業未來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