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疫情帶來身價暴漲【組圖】
中藥飲片是指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根據辨證施治和調劑、制劑的需要,對“中藥材”進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中藥飲片可直接作為藥劑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或進一步加工為中成藥產品。隨著中藥產業化、市場化的不斷擴大和升級,我國中藥產業得到了迅速地發展和壯大,涌現了一大批通過GMP認證并初具規模的中藥飲片企業,中藥飲片產業呈現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社會需求逐漸擴大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保健意識的加強,加上中藥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患者對中藥治療信任度加深。根據草莓派數據調查與計算系統數據顯示,在受訪用戶中,傾向于中醫治療的人數比例達到49%,與西藥基本持平,中藥市場需求有所擴大。
市場規模不斷增長
中藥飲片是中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2019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銷售收入超過2700億元。在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中藥也派上了用場。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連花清瘟膠囊和連花清瘟顆粒或推薦為中醫治療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此外,產品也被山東、浙江、河北、上海、北京等多個省市發布的防治方案或診療方案推薦。
目前已有超40個院內制劑獲批,清肺排毒湯、肺炎一號方治療效果顯著;多個省市因地適宜,制定了新冠肺炎預防方。基于此次疫情的中醫屬性,補虛藥(補氣藥)、清熱藥、解表藥、止咳祛痰藥、理氣藥、化濕藥等中藥飲片有望實現銷量大漲。隨著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及康復中顯現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中藥飲片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補虛藥獨占半壁江山
醫院、診所、藥店是中藥飲片主要消費市場,受飲片質量監管趨嚴、醫院中藥飲片加成、中醫館增加加大競爭等因素影響,中藥飲片在零售藥店終端的增速有所下滑。從中藥飲片產品類型來看,目前在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最熱銷的中藥飲片類別是補虛藥,獨占“半壁江山”,緊接著是止血藥,占據13.87%的市場份額。
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加快及全民對健康養生需求的釋放,補虛藥的市場不斷擴容。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除了補虛藥(尤其是補氣藥),清熱藥、解表藥、利水滲濕藥、止咳祛痰藥、理氣藥等中藥飲片的銷量也有望大漲。
進出口市場活躍
2019年,中國醫藥外貿強勢反彈,醫藥保健產品進口、出口、進出口額均大幅增長。從出口來看,2019年中藥類產品出口額為40.19億美元,其中,中藥材及飲片出口11.37億美元,同比增長10.32%;從進口來看,中藥類產品2019年的進口額為21.55億美元,同比增長15.93%,中藥材及飲品市場需求旺盛,進口額增速較高。
行業向規范化時代邁進
我國醫療體制改革一直在推進,藥品改革是醫改的重要內容,取消藥品加成會對整個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中藥飲片行業更甚。近年來,新醫改取消西成藥品加成已初見成效,于是取消中藥飲片加成的聲音不斷出現。
實際上,國家及個別地方均有探索。2015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以來,至2017年9月所有公立醫院取消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受政策影響較小,持續為醫院創收。雖然一些地方初步探索了如廈門市,2013-2019年廈門市初探取消中藥飲片加成,但未果。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發布后,中藥飲片取消加成拉開帷幕。
對于取消加成,有業內人士指出,中藥飲片養護成本高、損耗大,取消藥品加成或打擊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取消中藥飲片加成或降低醫療機構使用中藥飲片的積極性,不利于中藥飲片的發展。但從《意見》來看,中藥飲片加成取消的同時,很可能通過提高中醫醫療服務價格,補償醫務人員和醫院因取消加成而減少的損失。除中藥飲片加成問題外,《意見》還提出促進中藥飲片質量提升,健全中藥飲片標準體系,促進中藥飲片優質優價,未來中藥飲片價格或將進入規范化時代。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中藥飲片加工行業的宏觀景氣狀況出發,以中藥飲片加工行業的產銷狀況和行業需求走向為依托,詳盡地分析了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當前的市場容量、市場規模、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