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保險中介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保費收入貢獻較高但盈利規模偏小【組圖】
保險中介行業概述
保險中介是指介于保險經營機構之間或保險經營機構與投保人之間,專門從事保險業務咨詢與銷售、風險管理與安排、價值衡量與評估、損失鑒定與理算等中介服務活動,并從中依法獲取傭金或手續費的單位或個人。
目前我國主要有三種類型的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專業中介、保險兼業代理以及以保險營銷員為主的保險專屬代理。其中保險專業中介與非專業中介之間最大差異在于專業機構通常以保險相關業務為主業,例如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公估公司等。而非專業機構通常不以保險相關業務為主業,例如航空公司在銷售機票同時代為銷售航空意外險。
保險中介相關政策
現階段我國保險市場違法行為屢見不鮮,為進一步加強我國保險中介行業監管力度以及推動保險中介專業化進程,2019年我國銀保監會出臺多項政策重點整治行業亂象,規范行業服務。
保險中介渠道保費收入貢獻較大
長期以來,我國保險中介渠道為實現我國保費收入的主要渠道。2015-2018年,我國保險中介渠道保費收入持續增長,在原保險總保費收入中的占比均維持在80%以上。2017年開始,我國保險中介渠道保費收入占比出現穩定趨勢,在87.5%附近小幅波動,估計2019年我國保險中介渠道保費收入約為3.73億元。
營銷員保險銷售規模維持較高水平,專業中介機構發展潛力較大
2015-2018年,保險營銷員保費收入均為三種主要保險中介中最高水平,其在我國總保費收入中的占比維持在35%以上,且與保費收入排名第二的兼業代理機構差距呈現逐漸加大的趨勢。與此同時,受我國保險中介專業化政策的推動,我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費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估計2019年突破15%。
保險中介盈利規模普遍較小,代理機構獨占鰲頭
我國保險中介機構龍頭企業年營業收入普遍在30億元以下,相對于我國保險中介渠道萬億元級別的保費收入而言屬于較小規模。主要原因為保險中介機構與保險公司不同,其相當于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的中間人,即使有權限代理收取保費收入,這部分保費收入最終也歸屬于保險公司,而保險中介機構只能收取部分傭金。此外,由于保險代理業務較經濟業務與公估業務專業性低,服務質量提升相對較為容易,業務規模更易擴張。也因此,我國保險代理機構營收規模整體高于保險經紀機構以及公估機構。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保險中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保險中介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保險中介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保險中介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