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繭絲綢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長期看來行業將迎來穩步發展局面【組圖】
截至2019年10月,全國規上絲綢工業企業為666家
我國繭絲綢行業具有悠久的歷史,絲綢制造企業數量也由小規模作坊發展至具有規模效應的工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品牌效應逐漸凸顯,100余年的絲綢工業發展逐漸走出了萬事利集團、華佳集團、達利集團等世界知名品牌,也走出了許許多多絲綢加工、絲綢代工的小規模企業。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末,全國規模以上絲綢工業企業711家,較上年末減少86家,延續近年來的下降趨勢。其中,繅絲加工企業、絹紡和絲織加工企業、絲印染精加工企業分別為314家、331家和66家,較上年末分別減少57家、23家和6家。與2013年末相比,全國規模以上絲綢工業企業數減少281家,降幅28.3%。其中繅絲加工企業、絹紡和絲織加工企業數量分別下降36.7%和23.6%;絲印染精加工企業數增加4.8%。
截至2019年1-10月,全國規模以上絲綢工業企業為666家。其中,繅絲加工企業、絹紡和絲織加工企業、絲印染精加工企業分別為277家、328家和61家。
近年來中國絹紡絲和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均呈下滑趨勢
(一)絹紡絲產量
近年來,中國絹紡絲產量一路下滑。2017年中國絹紡絲產量0.76萬噸,同比下降11.6%。2018年中國絹紡絲產量0.43萬噸,同比下降23.9%。估計,2019年中國絹紡絲產量下降至0.39萬噸。
(二)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
近年來,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也有所下降。2017年,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為6.01億米,同比下降2.7%。2018年,全國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為5.16億米,同比下降0.1%。估計,2019年中國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為4.75億米。
行業在經過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后,將迎來穩步發展局面
短期來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首先企業返工和復工的推遲影響繭絲工廠的正常生產,其次終端需求,商場、門店關門造成短期對絲織品的消費減少,另外物流交通受限,出口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近期繭絲價格將呈現穩中偏弱態勢,預計隨著各地企業逐步有序復工,行情也將迎來利好拐點。
長期來看,國際國內經濟潛在的風險和矛盾或不斷增多,繭絲綢行業形勢具有嚴峻性和復雜性,但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企業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我國繭絲綢行業在經過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十三五時期”之后,將會迎來穩步發展局面。
預計,2020-2025年,中國絹紡絲和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在經歷短期下降后將會逐漸回升呈穩步增長趨勢。預計2025年中國絹紡絲和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將分別達到0.38萬噸和4.89億米。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繭絲綢行業需求調研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繭絲綢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繭絲綢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繭絲綢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