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電解液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頭部企業已擠入全球主流電池企業供應體系【組圖】
近些年來,我國電解液行業得到快速發展,行業國產化率不斷提升,企業“出海”步伐不斷加快。目前行業主要企業均已大規模進入了LG化學、三星SDI等韓系電池巨頭的供應鏈。
行業企業毛利率呈波動下行走勢
電解液是鋰電池正負極之間起傳導作用的離子導體,由電解質鋰鹽、高純度的有機溶劑和必要的添加劑等原料以一定的比例配成,在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寬溫應用、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電解液作為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之一,其成本占據鋰電池10%左右。近些年來,我國電解液行業的到快速發展,頭部企業格局初步形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目前電解液行業頭部企業中江蘇國泰的營收規模最大,但并未透露電解液業務的財務狀況;杉杉股份營收規模其次,2018年達88.53億元,但其電解液業務2018年營收規模僅4.03億元;2018年新宙邦整體營收規模達21.65億元,其中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營收規模達10.72億元;天賜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業務營收規模達12.8億元。
在銷售毛利率方面,2016年以來,頭部主要企業毛利率呈下行態勢。研究員分析認為主要歸因于兩點。一是動力電池產業競爭日益激烈,行業洗牌加劇,其價格競爭也逐步傳導給上游,使得電解液市場競爭愈加白熱化;二是受六氟磷酸鋰等上游材料的價格波動影響。
截至2019前三個季度,天賜材料、新宙邦、江蘇國泰、杉杉股份四家企業毛利率分別為35.87%、27.61%、21.81%、11.9%。
隨著國內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新增產能不斷釋放,價值上游客戶成本壓力傳導,導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面對國內外的競爭者,如何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顯得尤為重要。
頭部電解液企業已滲透入全球主流電池企業供應體系
近年來電池本土供應鏈不斷壯大,電解液產品國產化程度已較高。過去,鋰電池電解液的生產一直被日本和韓國所掌控,價格長期維持高位。隨著國內六氟磷酸鋰技術實現突破,電解液逐漸實現國產化。據公開信息顯示,2012年,我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首次突破一半,達到了52%;2016年達68%。目前,我國電解液產量占全球比重約超過七成。
此外,目前我國多個電解液品牌進入韓國電池企業供應鏈,高端化電解液產品、電解液供應鏈與產業鏈的優化仍然具備較大投資價值。目前,新宙邦、天賜材料、江蘇國泰等頭部電解液企業均已滲透入全球主流電池企業供應體系。
除了擠入主流電池企業供應體系外,部分企業已經率先開始在海外布局。
2018年3月,天賜材料與日本著名電解液供應商——中央硝子成立合資子公司。天賜材料與中央硝子的合作保證了中央硝子的穩定批量供給同時,也實現了天賜材料海外市場的有效突破,這對于未來天賜材料未來從國內市場更快步伐走向海外供應鏈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新宙邦電解液出口在千噸到萬噸級的一個規模,并已經日韓兩地設立辦事區,現在我們在波蘭建了一個廠,我們是4萬噸的電解液,那邊服務像LG、三星、SK還有寧德時代,還有準備出海的中國其他的一些企業,還有歐洲本土的一些企業,在北美我們有大概幾千萬美元的銷售規模。
2017年,江蘇國泰已開始籌備在波蘭的4萬噸/年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動力鋰電池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動力鋰電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動力鋰電池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