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芳綸產品行業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間位芳綸市場未來發展可期【組圖】
芳綸產品性能優異,多用于航空航天
全稱為"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英文為Aramidfiber(杜邦公司的商品名為Kevlar),是一種新型高科技合成纖維,具有超高強度、高模量和耐高溫、耐酸耐堿、重量輕等優良性能,其強度是鋼絲的5~6倍,模量為鋼絲或玻璃纖維的2~3倍,韌性是鋼絲的2倍,而重量僅為鋼絲的1/5左右,在560度的溫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它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長的生命周期。芳綸的發現,被認為是材料界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進程。
其有四類:全對位芳酰胺纖維、全對位芳酰胺共聚纖維、全間位芳酰胺纖維、含甲基取代基等間位芳酰胺共聚纖維。前兩類屬高強高模耐熱纖維,后兩類屬耐高溫難燃纖維。
目前,市場上有兩種芳綸實現了廣泛的商業化應用和生產,分別是間位芳綸和對位芳綸。其中對位芳綸的技術難度和性能指標遠高于間位芳綸。
間位芳綸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阻燃性、電絕緣性、化學穩定性和耐輻射性。間位芳綸全稱“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MPIA)纖維,是由間苯二甲酰氯和間苯二胺合成的有機高分子纖維。對位芳綸具有高比強度、高比模量、耐高溫和阻燃等優異性能,與碳纖維、高強高模聚乙烯并稱為世界三大高性能纖維。
根據《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報告(2018)》公布的數據,從應用領域來看,中國芳綸的應用領域主要是在航空航天、汽車及傳送帶、已經高強繩索等領域,占比分別達到35%、20%、10%。
間位芳綸(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具有較好的耐高溫性、絕緣性和阻燃性,主要應用于高溫防護服、電絕緣、高溫過濾等領域。其可以加工成工業用特種紙,在軌道車輛內部裝飾上廣泛應用。中國間位芳綸市場約占全球4成,但主要依賴進口。
中國對位芳綸國產化研究和開發取得一定進展
由于芳綸的投資成本高,技術難度大,長期以來只有美國和日本等極少數國家生產。這些國家對工藝技術嚴格保密,形成了技術和貿易的壟斷。中國20世紀70年代開始啟動芳綸的研制工作,但一直處于小試和中試階段,在關鍵技術上始終沒能突破,直到進入本世紀,中國對位芳綸的產業化開始得到一定發展。2018年,中國規模以上對位芳綸企業3家,產能約2800噸,產量約1800噸。雖然目前中國對位芳綸國產化研究和開發取得一定進展,但由于工程化關鍵技術、主要原材料生產技術、關鍵設備的加工制造技術等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中國對位芳綸國產化進程相對緩慢,產能利用率較低,產品質量及穩定性有待提高。
相比之下,中國間位芳綸發展相對比較成熟,2018年,中國間位芳綸的總產量約為1.2萬噸,共有兩家主要生產企業: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超美斯新材料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均形成規模產能。
2017年國內間位芳綸產量約為8500噸,凈進口量約1100噸,表觀消費量超過9600噸。2017年國內市場呈現偏弱態勢,纖維價格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下游市場整體不景氣,另過濾材料領域競爭激烈,產品價格走低。此外,間位芳綸原料價格大幅上漲,雙重因素致使企業經營壓力較大。在此環境下,國內部分間位芳綸生產線相繼關停,產業集中度提高。
2018年,由于美國軍隊換裝導致杜邦纖維供應緊張以及芳綸原料供應緊張等原因,引起國內間位芳綸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纖維價格較有所提升。預計在間位芳綸在阻燃作戰服、產業防護、礦山冶金防護服等市場需求拉動下,價格有望繼續沖高。
中國間位芳綸市場空間龐大,未來發展可期
國內間位芳綸供應質量已接近國際產品,具有一定競爭力。其中泰和新材生產的間位芳綸“泰美達”可與國際產品Nomex抗衡。目前國內間位芳綸生產廠家和軍方展開合作生產作戰套服,軍隊與武警的大人員基數及高頻率戰損打開產量消化渠道;上千萬產業工人的防護服,也為間位芳綸提供龐大的市場空間。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間位芳綸的需求增速將達到約20%,到2020年消費量將超過1.6萬噸。
總體來看,當前中國芳綸自給率仍較低,其中對位芳綸工業化技術仍有短板,產品美日相比存在差距,高端應用領域仍大量依賴進口。間位芳綸發展較快,但產能利用率和成本有待改善。預計到2020年中國芳綸需求超過3.55萬噸,供需矛盾仍將持續。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背景;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生產運營與發展現狀;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競爭力;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市場需求特征;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