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體育場館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 政策環境持續改善【組圖】
體育場館服務行業總產出與增加值增長較快 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 4754-2017),體育場館行業是指可供觀賞比賽的場館和專供運動員訓練用的場地的管理活動。體育場館業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體育競賽表演業、健身娛樂業和體育培訓業的重要基礎和物質依托,在體育產業的發展進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7年,國家體育場館服務行業總產出與增加值分別為1338.5億元與678.2億元。
注:2018年實際數據尚未公布,屆時以官方公布為準。
體育產業是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擁有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是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最大的區別之一。體育是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活動,能夠增強體質,開啟智力。健康的體育精神可以引導人們積極向上,因此體育產業不僅能夠為國民經濟做出貢獻,同時也可以改變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幫助我國構建一個健康向上的文明社會。體育產業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它不會像某些產業一樣隨社會發展、科技進步而衰落,而是會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而不斷發展。
體育場館公共財政支出保持在較高水平
2010年以來,我國體育場館公共財政支出保持在較高水平。根據財政部統計,2018年我國體育場館公共財政支出為139.64億元,同比增長5.3%。
體育場館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近幾年,隨著46號文以及"健康中國"的概念提出,國務院與國家體育總局等機構紛紛出臺支持體育行業產業升級快速發展的政策,主要包括《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等,政策環境的持續改善,將推動體育場館改造與建設需求大大提升。
體育場館前景可期
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至2030年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將達到5.3億人。經常參加各項體育賽事,包含驚險刺激的水上運動、有挑戰性的滑雪運動和騎行運動等也將成為人們熱衷參與的具有競技類特征的體育賽事。
盡管體育場館建設成就顯著,但與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比,我國體育場館數量仍相對較少,人均場地面積不到2平方米。對此,國務院46號文要求,到2025年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2平方米,以全國13.9億人口來看,2025年全國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27.8億平方米,體育場地數量有望超過250萬個。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精神,到2030年,我國體育場地數量有望突破287.50萬個,體育場地面積有望達到31.97億平方米。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育場館行業運營模式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體育場館行業的發展環境;國內體育場館運營狀況;體育場館行業消費分析;體育場館行業運營管理模式;大型體育賽事對中國體育場館的影響;體育場館行業融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