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農藥行業進出口市場分析 前8個月出口達104.9萬噸【組圖】
在全球農藥產業鏈的分工結構中,憑借著完整的化工能源產業配套優勢以及極具競爭力的成本控制水平,中國農藥企業扮演著全球農藥原藥主供應商的角色,全球大約6-7成的原藥供給均來自于中國。據海關總署統計,2019年1-8月,我國農藥出口數量達104.9萬噸。
環保加嚴,農藥行業進入調整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藥行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已躍居全球最大的農藥生產國,可生產300余種原藥、千余種制劑,化學農藥元原藥產量由1983年的33萬噸上升至近年來最高值的約378萬噸(折有效成分100%,下同)。中國農藥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行業的快速發展時期。在這段時期內,中國農業發展很快,也帶動了農藥工業的迅速發展。這一階段,農藥生產企業急劇增加,產能產量提升較快,為滿足農業的需求、解決糧食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階段為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為行業發展的平穩期。這一階段,由于糧食產量已超過國內需求,國家開始致力于農業的結構調整,國內的農藥需求增長速度也有所放慢。
第三階段為進入21世紀到2015年。國家重新重視農業生產,陸續出臺多項農業扶持政策;加之近年來,中國種植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水果、豆類、油菜、觀賞植物和青飼料等作物的種植面積與大棚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且一年栽培數熟,對新型農藥的需求有所增加。
第四階段為2016年以后的調整發展階段,一方面是國家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全面實行去產能,清退淘汰農藥行業的落后產能;另一方面受到國家環保政策趨嚴的影響,整個行業進入調整階段。
2019年1-8月,農藥出口數量達104.9萬噸
2019年上半年,全球農化市場受貿易戰影響需求出現動蕩,加之歐洲、北美等地區氣候異常導致種植季出現延遲,農藥需求有所下行,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8年我國農藥出口數量達149.3萬噸,同比下降8.73%;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農藥出口數量達104.9萬噸。
從出口占比來看,自2008年以來,我國農藥出口量穩步上升,出口總量占產量的比重也呈波動上升的勢頭。2008年我國農藥出口占比僅23.46%,至2018年,出口占比高達71.24%!
具體來看,2019上半年我國農藥排名前三的農藥產品分別為草甘膦、百草枯、吡蟲啉,起出口金額分別為5.42億美元、1.86億美元、1.58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名中僅有百草枯同比上年增長37.4%!
農藥進口穩中有降
從進口情況來看,2012-2018年,我國農藥進口保持著穩中有降的趨勢。2014年,我國農藥進口熟練達9.26萬噸,至2018年,已經下降至7.92萬噸。截至2019年8月,我國農藥進口數量為6.25萬噸,同比增長10.11%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農藥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農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農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農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