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方便面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產品升級 高端化與健康化成兩大趨勢
增量紅利耗盡 存量市場競爭激烈
在1987年放開糧油政策后十余年,中國即食面市場迎來了一個增量紅利的春天,1989-1994年間方便面生產線達1500條以上,1992-1995年產量CAGR達70%。增量紅利的一大來源是改革開放后逐漸興起的流動人口大潮,而隨著流動人口增速放緩,即食面行業也開始進入存量競爭階段,落后產能逐漸被淘汰。
產品升級 高端化與健康化成兩大趨勢
各廠商對于方便面產品的分類標準略有差異,但大抵上分為低端、中端、高端和超高端等類別。從單品價格帶區分來看,據思略特分析數據,2016-2020年方便面行業總量基本趨穩,整體市場復合增長率約-1%,但3元以上袋裝面和4.5元以上桶裝面復合增長率15%,與之相反,1-2元低端袋裝面和干脆面市場增長率-15%。
2014年后隨著市場總體遇冷,各頭部廠商開啟轉型步伐,紛紛推出或升級各自高端產品線,統一“湯達人”、日清“合味道”等表現亮眼。湯達人連續多年雙位數增長,成為2019年上半年統一企業中國業績增長的一大支柱。隨著中國城市化水平提升和中產人口增加,方便面產品升級趨勢將進一步凸顯,產品結構調整節奏加快。
消費者對方便面“油炸、防腐劑、高熱量、沒營養”等負面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發展,據AC尼爾森調查,3/4中國消費者表示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純天然”“無人工味素”“非轉基因”等被認為“健康”的食品。
消費端需求轉變倒逼產業端升級,全球范圍內日本日清食品率先改變方便面的配方,去除味精等人工調味品,加入了番茄、醬油、紅辣椒等天然成分,大受市場歡迎。國內康師傅、統一、日清等各自在消費場景、面品營養屬性、非油炸單品等諸多方面發力推新,進行用戶教育并順勢推動轉型升級,如日清食品推出主打非油炸的「拉王」系列,統一于2017年提出“生活面”概念。
據尼爾森數據,2018年強調營養屬性的高湯類產品相對整體湯面產品均價提升50%至4.2元;2017年7月-2018年6月高湯類產品銷售額同比增幅59.7%,相比之下同期整體湯面銷售額同比增幅為8.2%。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方便面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方便面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方便面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方便面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