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新型煙草行業競爭格局 深圳為我國電子煙市場“大本營”,市場競爭激烈【組圖】
2018年,新型煙草制品持續快速增長,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從全球來看,美英日為新型煙草市場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行業內企業也歷史久、產品經典。從中國市場來看,深圳為我國電子煙市場“大本營”,但企業規模小,企業數量非常多,而且價格競爭非常激烈。目前,市場上已經粗略的形成了三大梯隊的競爭格局。
全球新型煙草市場競爭格局
——美國、歐盟國家為新型煙草主要消費國
2018年,世界煙草控制持續推進,新型煙草制品快速增長,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全球成熟市場的卷煙銷量持續下降,新興市場卷煙銷量略有增長,跨國煙草公司大力推進產品創新,經營業績差距較大。
從消費區域來看,新型煙草制品的消費群體主要分布在一些發達國家和“金磚國家”之中。電子煙消費者數量較多的國家依次是美國、中國、英國、波蘭、德國、意大利和俄羅斯。歐洲及其他洲的主要發達國家的電子煙消費者普遍增長迅猛。如德國的電子煙使用人口突破180.5萬,增幅高達11.3%,而日本仍是加熱煙草制品最大的市場。
總體來看,美歐等國為新型煙草制品的主要消費國,美國、英國、意大利新型煙草消費額占比分別為39%、15%和12%。
——美英日等國企業歷史久、產品經典
產品競爭上,當前新型煙草制品更新換代迅速,圍繞優化消費者體驗這一目標,很多產品的口味更加豐富、使用更為簡單、攜帶更為方便、續航能力更強、充電更為迅速,因此市場競爭更激烈,市場格局變化也較快。
目前國際上電子煙產品較為出名的企業為雷諾的VUSE、奧馳亞的MarkTen、美國的Juul等。而加熱不燃燒設備則屬菲莫國際推出的iQOS歷史最為悠久,也是最為經典的產品。此外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加熱不燃燒產品還有英美煙草的IFUSE、Glo和日本煙草的Ploom以及雷諾的Revo等。
隨著全球吸煙人口持續下滑,國際煙草巨頭紛紛將戰略重心轉移至減害制品領域,加碼新型煙草制品業務。
2013年之前,新型煙草制品主要由原創品牌NJOY、LOGIC、GREEN SMOKE、BLU等開拓市場,教育用戶,占領主要的線下渠道市場份額。當羅瑞拉德煙草公司(后被帝國煙草收購)通過收購BLU全部股權進入電子煙市場后,主要煙草公司不斷通過兼并收購方式,進入電子煙市場,如ALTRIA(菲莫國際母公司)收購GREENSMOKE,JTI(日本煙草)收購LOGIC等。煙草巨頭公司進入后主動加大通過持續研發投入,電子煙產品性能持續提升,口感體驗不斷改進,滲透率穩步提升。
中國新型煙草市場競爭格局
——深圳為我國電子煙市場“大本營”,但企業規模小
我國新型煙草制品市場目前主要是由電子煙、口含煙以及其他煙草制品所組成,其中以封閉式蒸汽類電子煙、開放式蒸汽類電子煙為主要類型,口含煙以及其他新型煙草制品所占比例很小。由于國內加熱不燃燒類產品被禁止銷售,因此我國新型煙草市場競爭情況以電子煙產品制造銷售企業為主。
目前中國電子煙企業近4000家,僅深圳本地企業數量多達500多家,約占全國企業數量的13%,多分布在沙井、福永、西鄉、公明、龍華等地,但其中約80%為50人以下的企業,規模非常小。
中國電子煙行業的重要協會和商會均分布于深圳。2015年12月,深圳市電子煙協會、深圳市電子煙行業協會兩會合并成為“中國電子煙協會”。2017年1月,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CECC在深圳成立。2017年8月,深圳市電子煙商會在深圳正式掛牌成立。
——價格競爭激烈,企業形成三大梯隊
國內的電子煙市場呈現完全競爭狀態,不僅企業數量非常多,而且價格競爭非常激烈,早期進入者實力優勢比較明顯,在行業的知名度和發展前期都比較好,能夠獲得更多的優質訂單。而后期進入者,包括眾多的中小企業和貿易商,由于規模實力都比較低,目前難以與優勢企業進行抗衡。
總體來說,目前已經形成了由惠州吉瑞、深圳捷仕博、深圳斯莫克、深圳合元科技等早期進入者組成的第一梯隊,以眾多中型企業和大型貿易商為主的第二梯隊,以眾多小型企業和貿易商為主的第三梯隊的企業競爭格局。
據電子煙行業專業委員會組織進行評比的2018年中國電子煙行業十大品牌榜顯示,在過去的2018年,入選國電子煙行業十大品牌的包括艾維普思(SMOK)、歐萊客電子煙(iLuck)、歐凡爾電子煙、康誠一品、新宜康、恒信、易星電子煙、愛卓電子煙、吉瑞電子煙、思格雷電子煙。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型煙草制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新型煙草制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新型煙草制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新型煙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