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與波蘭雙邊貿易全景圖(附中國與波蘭主要進出口產業數據)
波蘭對外貿易現狀總覽
1、波蘭貨物進出口貿易額創歷史新高,超5000億美元
波蘭于1995年7月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993年3月12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協定。波蘭較重視外交關系發展:同歐盟,波蘭繼續以“依托歐盟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加強在歐盟內的地位和作用”為外交重點;同西歐大國關系,視波德為最重要的雙邊關系,視英國為北約內重要盟友;同北約和美國的關系,視美國為歐洲之外最主要伙伴;同俄羅斯及東部鄰國關系,因烏克蘭問題兩國關系短期難以復原;同中東歐國家關系,視中東歐為波蘭在歐盟內的戰略依托。綜上,波蘭重視較為重視外交關系,發展對外貿易市場。
據歐盟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09-2018年波蘭貨物進出口總額整體呈增長趨勢,2009年貨物進出口額為2865億美元,2018年波蘭貨物進出口額增長至5271.0億美元。
2、波蘭貿易結構整體呈逆差狀態,但逆差額呈收縮趨勢
從2009-2018年波蘭貨物進出口情況來看,僅2015-2017年3個年度波蘭的貨物進口額小于出口額,貿易結構呈順差;其余年度波蘭的進口額都大于出口額,貿易結構為逆差;但從整體上看,進口額和出口額的差額不斷縮小。2018年,波蘭貨物出口2606.0億美元,增長11.2%;進口2665.0億美元,增長13.9%;貿易逆差59.0億美元。
2018年波蘭前五大逆差來源地依次是中國、俄羅斯、比利時、韓國和荷蘭,逆差分別為187.1億美元、112.4億美元、38.5億美元、30.5億美元和29.1億美元,來源于中國、俄羅斯、比利時、韓國的逆差額分別增長16.0%、48.7%、13.9%、32.2%,來源于荷蘭的逆差額下降19.9%;順差主要來自英國、捷克和法國等,分別為92.9億美元、60.0億美元和38.8億美元,分別增長7.6%、6.3%和13.3%。
3、波蘭的出口目的國分析:德國是波蘭第一大出口市場
波蘭地處歐洲中部,北臨波羅的海,南接捷克和斯洛伐克;東鄰白俄羅斯,西接德國;東北和東南部則與俄羅斯、立陶宛以及烏克蘭接壤。結合波蘭的出口目的國來看,出口的邊緣貿易特征明顯。2018年波蘭對德國、捷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出口額分別占波蘭出口總額的28.2%、6.4%、6.2%、5.5%和4.6%,為733.7億美元、165.8億美元、161.3億美元、143.8億美元和119.8億美元,分別增長13.8%、9.9%、7.0%、9.6%和4.6%。
此外,波蘭的出口市場對歐盟依賴度較高,對歐盟28國的出口額比重高達82.3%;而中國位列TOP15之外。
4、波蘭的進口來源國分析:德國是波蘭進口來源第一大國,中國第二
從波蘭的進口來源國別/地區來看,德國是波蘭進口來源第一大國,中國第二。自德國、中國、俄羅斯、荷蘭和意大利的進口額分別占波蘭進口總額的27.3%、8.0%、7.2%、5.5%和5.0%,為727.8億美元、212.0億美元、192.2億美元、146.9億美元和134.1億美元,分別增長11.0%、14.8%、31.8%、5.5%和6.4%。
相比出口依賴程度,波蘭的進口市場依賴度相對低,2018年波蘭從歐盟28國的進口額占進口總額的比重為69.4%。
中國與波蘭雙邊貨物貿易現狀總覽
1、中國與波蘭雙邊貿易回暖
中波經貿關系始于1950年,至今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950-1989年政府間協定貿易階段,1990-2003年經貿合作轉型和發展階段,2004年以來中波友好合作關系框架下新的發展階段,2011年兩國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2012年,啟動中國—中東歐1+16合作機制;2015年,中波兩國締結《共同進行“一帶一路”建設備忘錄》。波蘭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最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之一,是本地區首個對華貿易額突破100億美元的國家。近年來,兩國高層互訪不斷,經貿領域往來頻繁,雙邊經貿關系發展總體上平穩順利,貿易額持續增長,相互投資趨向活躍,合作領域不斷拓寬。
據歐盟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隨著中波雙邊貿易友好不斷推進,貿易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2013-2018年中國與波蘭雙邊貿易額呈逐年遞增態勢,2018年,波蘭與中國貨物進出口額為236.8億美元,增長13.99%。此外,從2013-2018年波蘭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占波蘭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變化情況來看,中波雙邊貿易深度不斷加深,從2013年的3.24%增長至2018年的4.49%。
2、波蘭貿易逆差,且中國是波蘭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
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18年,波蘭從中國的進口額始終高于對中國的出口額,波蘭長期保持逆差貿易結構。
2018年,中國為波蘭第二十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其中,波蘭對中國出口24.9億美元,增長6.7%,占波蘭出口總額的1.0%,與2017年同期持平;波蘭自中國進口212.0億美元,增長14.8%,占波蘭進口總額的8.0%;波方貿易逆差187.1億美元,增長16.0%,中國是波蘭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
產品維度下:中國與波蘭雙邊貿易進出口分析
1、出口市場:波蘭對全球出口的產品分析
分商品看,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和賤金屬及制品是波蘭的主要出口商品,2018年出口額分別占波蘭出口總額的24.2%、13.8%和10.0%,為630.7億美元、358.2億美元和260.7億美元,分別增長12.7%、10.1%和12.3%。
從波蘭五大類出口商品的國別/地區構成來看,波蘭出口市場極其依賴德國,前五大類產品的首位出口國都是德國,且占比基本保持在25-35%之間,比重較高。
2、出口市場:波蘭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分析
波蘭對中國的出口產品結構與對全球的出口產品結構顯著不同,運輸設備、家具/玩具/雜項制品在中國市場的歡迎度不及全球其他國家。
機電產品、賤金屬及制品和塑料、橡膠是波蘭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2018年此三類產品出口額合計占波蘭對中國出口總額的64.6%,分別為7.4億美元、6.7億美元和2.1億美元。機電產品和塑料、橡膠出口額分別增長18.7%、12.7%,賤金屬及制品出口額下降8.3%,另外,木及制品的出口額增幅較多,為116.7%。
相比其他大類的產品,波蘭的賤金屬及制品在中國市場最為受歡迎,這主要是由于波蘭是居俄羅斯之后歐洲第二大、世界第九大產銅國。2016年銅銀礦儲量19.49億噸,其中開采量占87.5%。銅礦主要分布在下西里西西亞地區,深度為地下1200米;波蘭銅業集團股份公司是波蘭最大的銅生產商、出口商和世界最大銅、銀生產商之一。除此之外,光學/鐘表/醫療設備、木及制品等產品也相對更符合中國市場的需求,占比均遠高于0.95%。
3、進口市場:波蘭從全球進口的產品分析
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和賤金屬及制品是波蘭進口的前三大類商品,2018年進口額分別為635.7億美元、306.4億美元和288.5億美元,分別增長12.3%、16.0%和14.9%,另外,礦產品的進口額增幅較多,為38.8%。
從波蘭2018年前五大類進口商品的國別/地區構成來看,進口市場也較為依賴德國,除礦產品德國位列第三外,其余產品德國均位列第一,且占比均保持在25%以上。
4、進口市場:波蘭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分析
波蘭從中國進口的產品格局與全球不同,主要表現為機電產品“一家獨大”,機電產品的進口額占從中國總進口額比重的50.6%。其次,礦產品進口額極低,僅0.1億美元。
波蘭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家具、玩具、雜項制品和紡織品及原料,2018年此三類產品進口額合計占波蘭自中國進口總額的68.7%,分別為107.2億美元、20.2億美元和18.2億美元,分別增長15.0%、4.3%和12.1%。這些產品在波蘭進口市場中分別占有50.6%、9.5%和8.6%的份額。另外,波蘭自中國進口的礦產品總額增幅較多,增長63.6%。
與其他歐盟國家相同,歐盟地區整體表現為對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需求較大,如家具/玩具/雜項制品、機電產品、鞋靴、紡織品及原料等;波蘭從中國進口這些產品的進口額占該產品進口總額的比較均較高,分別為24.49%、16.85%、16.83%和13.56%,遠高于7.95%。
中國與波蘭雙邊貿易發展趨勢
從波蘭的貿易市場整體情況來看,歐盟國家是波蘭對外貿易的主要市場。近年來,受歐債危機影響,波蘭希望擺脫對歐盟市場的過分依賴,力求出口市場多元化,先后推出“GO CHINA”、“GO IRAN”等計劃,積極推動發展與中東歐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貿關系。結合波蘭和中國的貿易現狀和未來動向,對中波雙邊貿易趨勢作出以下預判。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外貿行業的宏觀景氣狀況出發,以外貿行業的發展經營和行業需求走向為依托,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外貿行業的發展與行業需求和發展速度,對外貿行業的發展前景做出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