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與瑞典雙邊貿易全景圖(附中國和瑞典主要進出口產業數據)
盡管早在1950年中國便于瑞典建交,但自19世紀90年代以后兩國貿易才得到真正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對瑞典的貿易重要性不斷提升,2018年,中國和瑞典雙邊貿易額達到167.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未來隨著中國與瑞典持續保持友好的貿易開放態度,以及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歐洲的穩步推進,將為中國與瑞典雙邊貿易持續帶來利好,兩國貿易前景依然廣闊。
瑞典對外貿易現狀總覽
1、瑞典對外貿易額連續3年增長
瑞典是一個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瑞典的外貿政策傳統上一直是以普遍取消關稅及其它貿易壁壘為宗旨,支持世界貿易自由化。而在加入歐盟后,為了響應聯盟的號召,瑞典執行歐盟的對外貿易政策和法規,與其它北歐國家在經濟、貿易、能源、消費政策等各個領域都有合作。
從對外貿易額來看,2009-2018年,瑞典對外貿易總額總體呈波動增長趨勢。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瑞典對外貿易額下滑了28.9%,隨后在2010年出現明顯回暖;2015年,受新興市場陷入衰退、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等因素影響,瑞典對外貿易遭遇自2009年以后的又一次大幅下跌,跌幅為14.8%;2016年之后,瑞典對外貿易額連續3年增長,2018年回升至336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9.4%。
2、2018年瑞典貿易逆差大幅擴張
2009-2018年,瑞典貿易結構發生重大變化,2009-2015年,瑞典對外保持順差,但順差額不斷縮小,并在2016年扭轉至貿易逆差狀態。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18年,瑞典出口1659.7億美元,增長8.4%;進口1701.1億美元,增長10.4%;貿易逆差為41.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4倍多。
具體來看,2018年瑞典前三大順差來源地依次是美國、芬蘭和挪威,順差額分別為61.4億美元、34.6億美元和32.1億美元;前三大逆差來源地分別是德國、荷蘭和俄羅斯,分別為128.4億美元、61.9億美元和33.2億美元。
3、瑞典的出口目的國分析:中國是瑞典第八大出口市場
分國別(地區)看,德國和挪威是瑞典的前兩大出口國,2018年的出口額分別為176億美元和172億美元,占瑞典出口總額的比重均在10%以上。中國則是瑞典的第八大出口市場,2018年瑞典對中國的出口額僅為77億美元。
而從增速來看,2018年,瑞典出口額排名前15的國家和地區中,僅對英國的出口額小幅下滑了0.9%,對其余國家的出口額均有所增長,其中,對荷蘭、波蘭、西班牙的同比增速均在15%以上,處于領先水平。
4、瑞典的進口來源國分析:中國是瑞典第五大進口來源國
分國別(地區)看,德國也是瑞典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國,2018年的進口額為30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7%,占瑞典進口總額的17.9%;中國則是瑞典的第五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額占比為5.3%。
此外,從增速來看,2018年在瑞典進口額排名前15的國家中,僅自比利時的進口額有小幅下滑,其余進口國的進口額均有增長。其中,瑞典自俄羅斯、美國的進口額增速最快,均在20%以上。
中瑞雙邊貨物貿易現狀總覽
1、中國對瑞典貿易重要性持續提升
瑞典國土面積約為45萬平方公里,領海有12海里,海岸線長約2181公里,約15%的土地在北極圈內。從區域位置來看,瑞典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東部,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與挪威為鄰,東臨波的尼亞灣和波羅的海與俄羅斯隔海相望,西南臨北海,并與丹麥和英國隔海相望。總體來看,瑞典與中國距離相距甚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與瑞典的貿易往來。
據歐盟統計局統計,2013-2018年,中國和瑞典雙邊貿易額整體波動增長,占瑞典貿易總額的比重也明顯提升。2018年,中瑞雙邊貿易額達到167.4億美元,貿易額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中瑞貿易額占瑞典貿易總額的比重也提升至4.98%。
2、瑞典對中國長期處于貿易逆差狀態
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18年瑞典對中國始終處于貿易逆差狀態,但貿易逆差在近3年有縮小趨勢。2018年,瑞典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縮小至13.2億美元,較上年降低了17.5%。
產品維度下:中瑞雙邊貿易進出口分析
1、出口市場:瑞典對全球出口的產品分析
從瑞典對全球出口的產品整體情況看,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和礦產品是瑞典的主要出口商品,2018年出口額分別為420.1億美元、258.8億美元和166.1億美元,分別占瑞典出口總額的25.3%、15.6%和10.0%。
一方面,瑞典素以“小國家、大工業”著稱,國內的汽車制造業、信息通訊、光學電子、生物醫藥、航天、軟件開發等現代高新技術制造業十分發達,國內聚集了一大批包括沃爾沃汽車、ABB電氣、斯堪斯卡工程公司(Skanska)、伊萊克斯電器公司(Electrolux)、愛立信通訊公司(Ericsson)等在內的知名公司,是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出口占比領先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鐵礦、森林和水力是瑞典三大資源,其中,瑞典已探明鐵礦儲量為36.5億噸,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此外,因瑞典森林遼闊,覆蓋率達54%,木材蓄積量26.4億立方米,也促使瑞典國內家具、造紙行業發達,并涌現出宜家家居、斯托拉-恩索紙業集團等知名企業。
而從主要產品出口的目標出口市場來看,受地緣因素影響,瑞典的出口市場較為依賴挪威和德國。
2、出口市場:瑞典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分析
而在中國市場上,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和化工產品是瑞典對中國出口的前三大類產品,2018年出口額分別占瑞典對中國出口總額的27.2%、24.1%和21.7%,出口額占比明顯高于其他產品。其中,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出口分別以愛立信通信設備和沃爾沃汽車為代表。
對比“瑞典對全球市場出口”與“瑞典對中國出口”的情況來看,出口格局存在較大差異,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運輸設備上,一方面,2010年,中國吉利以18億美元收購了沃爾沃轎車品牌,強化了瑞典向中國的汽車出口;另一方面,瑞典航空、造船技術相較中國更為發達,中國對其航天、船只設備進口需求也相對全球市場更為旺盛。
第二,在礦產品上,中國鐵礦資源相對豐富,且因地理距離問題,瑞典出口至中國的鐵礦等資源相對較少,而主要出口至歐洲境內國家。
第三,在化工產品上,相對于中國,瑞典化工企業技術整體高于中國企業,因此中國對瑞典高端化工制品的進口需求較大,導致中國對瑞典化工產品進口依賴高于全球水平。
從2018年瑞典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金額占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來看,瑞典對中國出口的化工產品、運輸設備占瑞典對全球出口這些產品金額的比重相對較大,分別達10.25%和7.19%,表明中國對瑞典這兩類產品的進口需求相對旺盛。
3、進口市場:瑞典從全球進口的產品分析
從進口產品來看,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和礦產品也是瑞典進口的前三大類商品,2018年進口商品金額分別為428.3億美元、220.1億美元和214.8億美元,分別增長9.6%、5.7%和28.9%,進口額分別占瑞典進口總額的25.2%、12.9%和12.6%,合計占比達50.8%。
一方面,瑞典工業是巨大的組裝工業,其國內車輛生產需用的零件、采礦用等機電設備多自德國等其它歐洲國家進口;另一方面,瑞典石油等礦產資源缺乏,目前仍需要從俄羅斯等國家進口。但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擺脫對國外石油進口依賴,2006年,瑞典啟動實施了石油獨立計劃,計劃在15年內徹底擺脫對石油的依賴,預計未來瑞典的石油進口需求將不斷減小。
4、進口市場:瑞典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分析
瑞典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家具/玩具/雜項制品,2018年進口額分別為33.3億美元、12.9億美元和12.6億美元,占瑞自中國進口總額比重分別為36.9%、14.3%和13.9%,合計占比高達65.1%。
此外,對比“瑞典從全球市場進口”與“瑞典從中國進口”的情況來看,進口產品結構存在一定差異,主要體現在:
第一,在運輸設備上,瑞典自德國等技術更為領先的歐洲國家進口額占比較大,而盡管中國運輸設備制造業也相對發達,但目前技術優勢依然欠缺,因此,瑞典自中國進口運輸設備的金額占比相對較低,低于全球總體水平。
第二,在礦產品上,中國也是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進口依賴國,因此,礦產品未進入瑞典自中國進口產品的前15名。
第三,在紡織品及原料、家具/玩具/雜項制品等輕工產品上,中國在全球范圍內均具有生產和出口優勢,因此,這些產品對瑞典的出口額較大。
從2018年瑞典自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金額占該產品進口總額的比重來看,中國是瑞典紡織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勞動密集型輕工產品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進口額分別占瑞典同類產品進口市場份額的20.32%和22.32%,表明中國這些產品在瑞典的進口市占率較高。
中國和瑞典雙邊貿易發展趨勢
多年來,中國在瑞典對外貿易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截至2018年,中國已是瑞典的第八大出口市場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國。未來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歐洲市場的不斷推進,將為包括瑞典在內的歐洲國家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帶來利好。總體來看,中國與瑞典的雙邊貿易前景依然廣闊,或將超以下趨勢發展:
第一,中國與瑞典的貿易互補性還將持續存在。瑞典在電信通訊、能源、交通、機械制造等領域具有很強的技術能力,這些行業都是我國優先發展的領域;而我國在勞動力密集型的紡織、玩具等輕工業具有發展優勢,瑞典相對地廣人稀,對于勞動密集型產品需求旺盛。可見,我國與瑞典經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在許多領域互有需求,短期內這一互補性還將持續存在。
第二,機電產品仍將是中國和瑞典貿易的主要產品。過去多年,機電產品是中國與瑞典的第一大貿易產品,但瑞典產品具有更強的技術優勢。總體來看,中國出口至瑞典的機電產品檔次相對較低,而中國自瑞典進口的機電產品則以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為主,同時這一產業內貿易特征短期內難以完全改變。
第三,高技術領域是中國與瑞典貿易合作重要方向。從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與產業發展導向來看,未來中國和瑞典在高技術領域的貿易合作潛力巨大。例如,在5G通信領域,中國華為與瑞典愛立信均是市場領導者;在交通領域,沃爾沃和吉利已成功整合;在醫藥和生命科學等領域,瑞典發展領先優勢突出,而在中國也是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之一。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外貿行業的宏觀景氣狀況出發,以外貿行業的發展經營和行業需求走向為依托,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外貿行業的發展與行業需求和發展速度,對外貿行業的發展前景做出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