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制冷劑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三代制冷劑進入淘汰初期 四代環保產品有望加速替代【組圖】
當前制冷劑已發展有四代產品。發達國家已經全面淘汰二代制冷劑,2019年進入三代淘汰初期。我國第二代制冷劑已走向淘汰末期,2019年二代核心制冷劑產品R22產能配額再次削減,供需情況愈發緊張。依照《蒙特利爾議定書》,發展中國家已于2015年啟動相關淘汰進程,預計2030年完成淘汰過程。四代HFOs制冷劑兼具性能與環保的優勢廣受關注,其中HFO-1234yf已被歐美市場大力推廣,主要集中在汽車和冰箱領域的應用。
第三、四代產品優勢顯著
制冷劑,又稱雪種、制冷工質、冷媒,相當于空調和冰箱的血液,是一種在制冷系統中不斷循環并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制冷的工作物質。至今制冷劑已發展有四代產品。
第一代制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最大,全球已經淘汰使用;第二代制冷劑對臭氧層破壞較小,在歐美國家已淘汰,在我國應用廣泛,目前也處在淘汰期間;第三代產品對臭氧層無破壞,但是對氣候的制暖效應較強,在國外應用廣泛,處于淘汰初期;第四代制冷劑主要指HFOs制冷劑,代表產品包括R1234ze和R1234yf,兩類制冷劑兼備卓越的性能與環保性受到廣泛關注并被成功應用,但是制作成本較高,目前尚未進入規模化應用。
中國二代制冷劑HCFCs市場壽命面臨終結
第二代制冷劑是用于取代CFCs的HCFCs(氫氯氟烴),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為R22。發達國家已經淘汰HCFCs的使用,但是我國建筑空調和冷凍藏用制冷劑中R22產品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由于臭氧層破壞和全球變暖的重要影響,《蒙特利爾議定書》對R22制冷劑的禁用期限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根據規定,我國必須在2030年完成生產量與消費量的淘汰,其中到2015年削減10%,到2025年削減67.5%,2030-2040年除保留少量(大概2.5%)維修用途外將實現全面淘汰。
我國早在2013年就相應《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削減目標,對R22等HCFCs的生產和消費實施配額制,并設置了高額的產能準入門檻,制冷用HCFCs配額從2013年的30.8萬噸逐步削減至2015年的27.4萬噸,經過三年多配額管理,我國第二代制冷核心產品R22已經累計削減20%產能,這標志著中國為實現《蒙特利爾協定書》在2015年削減含氫氯氟烴(HCFCs)生產基線水平10%的履約目標,正式進入HCFCs生產淘汰的實質性履約階段。
2019年,我國R22生產配額再次削減,根據生態環保部規劃,2020年將進一步削減到基準的35%,在需求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供需將愈發緊張。東岳集團擁有國內最大的R22制冷劑產能22萬噸,也是2019年國內R22最大配額的企業,制冷劑用途R22生產配額為7.86萬噸;巨化股份旗下的浙江衢化氟化學有限公司R22產能為11萬噸,2019年公司獲得制冷劑用途R22的生產配額為5.75萬噸,僅次于東岳集團。隨著HCFCs的淘汰進程,第三代HFCs制冷劑正在逐漸成為主流。
三代HFCs制冷劑:2019年淘汰進程開始
第三代制冷劑是HFCs(氫氟烴),憑借著優秀的能效和環保特性,自推出后在空調、制冷、發泡等行業得到了迅速且廣泛的應用。但是近年來,全球變暖的危害成為焦點,被《京都議定書》列為六種溫室氣體來源之一的HFCs也逐漸成為眾矢之的。隨著HCFCs的淘汰,HFCs的消耗量急劇增加,其對全球變暖造成的危害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2016年10月15日《蒙特利爾議定書》第28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了關于削減氫氟碳化物的修正案。修正案規定:發達國家應在其2011年至2013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基礎上,自2019年起削減HFCs的消費和生產,到2036年后將HFCs使用量削減至其基準值15%以內;發展中國家應在其2020年至2022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的基礎上,2024年凍結削減HFCs的消費和生產,自2029年開始削減,到2045年后將HFCs使用量削減至其基準值20%以內。經各方同意部分發達國家可以自2020年開始削減,部分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可自2028年開始凍結,2032年起開始削減。
2017年7月,歐洲議會批準了旨在削減用于暖通、空調和制冷領域的氫氟碳化物(HFCs)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基加利修正案生效日期為2019年1月1日。截止2018年年底,中國尚未批準加入基加利修正案。
四代環保制冷劑HFOs:歐美市場大力推廣
節能環保制冷劑是指不含氟利昂、不破壞臭氧層、無溫室效應、可與常用制冷劑潤滑油兼容的制冷工質。第四代制冷劑HFOs擁有零ODP(臭氧層消耗潛值)和極低的GWP值(全球變暖潛值),被認為是未來可替代HFCs的新一代制冷劑之一。第四代HFO-1234yf制冷劑是美國霍尼韋爾與杜邦公司共同開發的環保型制冷劑,目前受到歐美市場大力推廣使用。
當前國際化工巨頭科慕、霍尼韋爾、阿科瑪已經加速了在國內建廠的步伐,國內企業中擁有第四代制冷劑產能的只有巨化和三愛富;其中,巨化為霍尼韋爾代工,三愛富為科慕代工。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制冷壓縮機行業發展前景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制冷壓縮機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制冷壓縮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制冷壓縮機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