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與南非雙邊貿易全景圖(附中南主要進出口產業數據)
中國和南非分別是亞洲和非洲最重要的經濟體,兩國雖然地理距離遙遠,但兩國均屬于新興市場國家,貿易關系非常緊密。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南非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而南非則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南雙邊貿易互補性顯著,目前仍以產業間貿易為主,預計未來產業間貿易仍將是中南兩國貿易主流,而貿易產品結構將得到豐富。
南非對外貿易現狀總覽
1、2018年南非對外貿易額增速下滑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南非經濟就進入了緩慢增長階段,GDP增速明顯放緩,導致南非對外貿易整體表現欠佳。2009-2018年,南非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波動變化。其中,2010-2011年,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南非對外貿易額增速明顯提高,但隨即又進入長達6年的下滑或小幅增長的低迷狀態,直到2017年才開始好轉。2018年,南非對外貿易繼續回升至1876億美元,但增速下滑至8.8%。而2019年一季度,南非貨物進出口額同比再次大幅下跌9.7%至420億美元。
2、2018年南非貿易順差大幅縮小
自2011年開始,南非連續5年處于貿易逆差狀態,直到2016年開始扭轉至貿易順差。根據南非國家稅局數據,2018年,南非出口941.8億美元,增長5.5%;進口933.7億美元,增長12.2%;貿易順差8億美元,大幅下降了86.7%。
具體來看,南非前五大貿易逆差來源地依次是中國、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亞、泰國和德國,2018年逆差額分別為84.6億美元、49.7億美元、33.6億美元、23.3億美元和21.2億美元。而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則是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和莫桑比克,順差額分別為36.2億美元、24.8億美元和22.7億美元。
3、南非的出口目的國分析:中國是南非出口第一大國
分國別(地區)看,中國是南非的第一大出口國,2018年的出口額為86.6億美元,同比小幅減少了0.2%,占南非出口總額的9.2%;此外,南非對德國、美國和英國的出口額分別為71.1億美元、63.6億美元和47.7億美元,出口額占比也均在5%以上,也是南非較為重要的出口市場。
4、南非的進口來源國分析:中國是南非進口第一大國
分國別(地區)來看,中國也是南非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國,2018年的進口額為171.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2.4%,占南非進口總額的18.3%;此外,南非對德國、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的進口額分別為92.4億美元、55.1億美元和53.7億美元,進口額占比也均在5%以上,也是南非較為重要的進口來源地。
中南雙邊貨物貿易現狀總覽
1、2018年中南雙邊貿易額增速回落
南非國土面積為121.91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00公里。從區域位置來看,南非位于非洲大陸最南部,北鄰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中部環抱萊索托,東、南、西三面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環抱,而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線,歷來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線”之稱。南非在中國的西南角,盡管兩國相距較遠,但兩國海運往來相對便利。
據南非國家稅局統計,2013-2018年,中南雙邊貿易額整體呈先減后增的趨勢。事實上,2012-2016年,南非經濟發展持續低迷,作為一個資源出口依賴國家,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導致南非一度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與中國的貿易同樣表現疲軟。2017年,南非對華貿易額開始回升;2018年也繼續維持增長之勢,進出口貿易額增長至257.8億美元,但增速較上年卻出現明顯下滑,僅為8.1%。
2、南非對中國長期處于貿易逆差狀態
根據南非國家稅局的數據顯示,2013-2018年南非對中國始終處于貿易逆差狀態,且貿易逆差總體有擴大趨勢。2018年,南非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至84.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27.2%。
產品維度下:中南雙邊貿易分析
1、出口市場:南非對全球出口的產品分析
從南非對全球出口的產品整體情況看,礦產品、貴金屬及制品和運輸設備是南非的主要出口商品,2018年出口額分別為223.9億美元、165.6億美元和115.6億美元,增長0.3%、10.9%和8.8%,三類產品合計占南非出口總額的53.6%。
南非礦產品出口位居第一,主要是因其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南非作為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之一,現已探明儲量并開采的礦產有70余種,其中,鉑族金屬、黃金、鉆石、氟石、鉻、釩、錳、鋯、鈦、磷酸鹽礦、鈾、鉛、銻、煤、鋅、銅等礦產資源的采儲量均位居全球前列。
此外,南非運輸設備出口主要以汽車出口為主。目前,寶馬、福特、大眾、戴姆勒、克萊斯勒、通用汽車、日產和豐田等知名汽車品牌均在在南非設有工廠;同時,南非還有200余家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因此,南非汽車制造業發展較好,汽車出口量較大。
2、出口市場:南非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分析
從南非對中國出口的產品來看,礦產品一直是南非對中國最主要的出口產品,2018年出口60.1億美元,下降3.9%,占南非對中國出口總額的69.4%。其中,礦產品出口以礦砂為主,礦物燃料出口相對較少。
此外,賤金屬及制品是南非對中國的第二大類出口商品,2018年出口11.9億美元,下降4.2%,占南非對中國出口總額的13.7%,占比也較大。而紡織品及原料、纖維素漿紙張、植物產品等也是南非對中國出口的重要產品。
對比“南非對全球市場出口”與“南非對中國出口”的情況來看,出口格局存在較大差異,主要表現在:
第一,貴金屬及制品上,中國作為全球黃金需求和進口大國之一,但中國的黃金進口主要來自于瑞士、中國香港、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家,其中,瑞士是全球黃金加工中心,同樣也是黃金進口大國。而南非的黃金或通過瑞士、中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轉而進入到中國市場。
第二,運輸設備、機電產品上,中國在這些產品的生產制造上有較大優勢,故其從南非進口這些產品的數量相對較少。
從2018年南非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金額占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來看,南非對中國出口的礦產品占南非對全球出口該產品金額的比重最大,為26.9%,即中國是南非礦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場。此外,中國對南非的紡織品、紙漿等產品的進口需求也相對較大。
3、進口市場:南非從全球進口的產品分析
從進口產品來看,機電產品、礦產品和化工產品是南非的前三大類進口商品,2018年進口201.5億美元、174.6億美元和101.8億美元,分別增長3.4%、38.5%和12.4%,占南非進口總額的21.6%、18.7%和10.9%。
一方面,盡管南非工業體系相對非洲境內其他國家相對完善,但是在全球來看,仍相對落后,包括機電產品、運輸設備等在內的工業產品仍需大量依賴進口;另一方面,盡管南非鉑、鉻、釩、錳、鋯、鈦等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其石油等能源資源卻相對匱乏,需要從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亞等國家進口石油。
4、進口市場:南非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分析
南非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和賤金屬及制品,2018年分別進口80.2億美元、15.7億美元和13.6億美元,增長13.8%、9.8%和7.5%,三類產品分別占南非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6.9%、9.2%和7.9%。除上述產品外,化工產品、塑料橡膠和家具玩具制品、鞋靴等輕工產品也是南非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大類商品(HS類),在其進口中所占比重合計為20.9%。
而對比“南非從全球市場進口”與“南非從中國進口”的情況來看,進口產品結構存在細微差異,主要體現在礦產品上,主要是因為我國石油等礦產資源也供不應求,在這類產品的出口上中國不具有優勢。
總體來看,在南非市場上,除了機電產品外,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有較大優勢,如紡織品、家具玩具等輕工產品,這些產品在南非進口市場的占有率均在45%以上。
中南雙邊貿易發展趨勢
中國與南非同屬于“金磚國家”,兩國在資源、產業結構、社會需求等方面各有特點,使雙方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由此為兩國貿易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中南兩國雙邊貿易前景廣闊,或將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第一,產業間貿易仍將是中南貿易主體。南非礦產資源豐富,主要對中國出口礦產資源型產品;而相對于南非,中國制造業、工業發達,在出口機電產品、運輸設備等工業制成品上具有優勢。兩國貿易具有明顯的產業間互補性,長期以來也以產業間貿易為主,預計未來這一貿易特征還將得到持續。
第二,中南貿易產品結構有望得到豐富。目前,中南產品結構相對單一,中國主要從南非進口初級產品,尤其是礦產品,所占比重很大;而中國出口南非的產品主要以機電產品和紡織品等為主。但事實上,中國還有很多相比南非本地產品具有很大優勢的商品沒有進入南非市場,或是還沒有大量進入南非市場。未來隨著中南雙邊貿易的加深,中國出口南非的產品種類有望增多,中南貿易產品結構將得到豐富。
第三,中南羊毛貿易仍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紡織品生產國和消費國,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羊毛;而南非是非洲最大的養羊國,是世界主要的卡拉庫爾羔羊皮的供應地之一。因此,羊毛一直是中南兩國貿易的熱點產品。但2019年2月,受南非疫情影響,中國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明令禁止南非羊毛進口;而5月,兩部門便解除禁令,恢復羊毛進口。總體來看,中南羊毛貿易未來仍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外貿行業的宏觀景氣狀況出發,以外貿行業的發展經營和行業需求走向為依托,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外貿行業的發展與行業需求和發展速度,對外貿行業的發展前景做出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