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醫藥物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冷鏈、信息化發展空間巨大
政策頻發推動行業發展,醫藥物流總額逐年增長
醫改開展之前,國內醫藥流通行業亂象叢生,亂開票、亂過票、配送鏈不達標、溯源難等,造成醫療體系運行低效、資源浪費、患者健康遭受挑戰等。經過國家重點出臺的一系列整頓,包括出臺“兩票制”、營改增等舉措,提升了整體市場秩序,剔除了冗余環節,淘汰了低效流通商,促進我國醫藥物流、醫藥流通向高質量、高標準、嚴規范的方向發展。
隨著“兩票制”、稅收改革、一致性評價等重大醫藥改革的逐步實施,國家對醫藥物流行業的規范性和規模也愈加重視,不斷出臺政策加大監管力度,推動行業規模發展;醫藥流通行業發展也對醫藥物流行業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醫藥物流行業處于持續增長階段。根據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發布的《中國醫藥物流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我國醫藥物流總額達到3351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1.13%,醫藥物流將至少保持8%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我國醫藥物流總額將會突破4萬億元。
醫藥物流作為現代物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醫藥流通和周轉的重要職責。根據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統計數據顯示,在醫藥物流七大功能模塊中,醫藥物流運輸占據了醫藥物流總額的56%,是醫藥物流行業中的主要環節;位居第二位的是倉儲管理,比重約為23%;其余部分占比均不超過10%。
冷鏈醫藥物流發展空間巨大,醫藥物流信息化將進一步完善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對醫藥產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需要低溫貯藏的醫藥冷藏品發展很快,帶動了醫藥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醫藥冷藏品的銷售金額占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的總銷售額中的3%-8%,雖然比重不大,但卻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目前我國醫療冷鏈物流還存在基礎設施落后、專業技術落后、相關企業投入不足、規范標準缺失以及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醫療冷鏈物流還處于發展初期,對標發達國家醫藥物流行業,重點藥品基本實現100%冷鏈運輸,下游行業對醫藥冷鏈運輸提出需求越來越大,我國冷鏈醫藥物流發展空間巨大。
新的醫藥環境對醫藥物流提出新的需求,其中醫藥物流信息化是未來醫藥物流發展的主要方向。醫藥供應鏈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企業邊界被打破,信息技術倒逼產業鏈強化供應鏈協同。信息技術的智慧化在醫藥物流上主要體現在兩方面,智慧醫藥和智慧物流。線下醫療服務互聯網化和以企業為主導,線上提供醫療服務。實現多碼并存、來處可查、去處可追、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的建立,結合無人車、無人倉等先進技術、打造建立標準化、規范化、技術化的智慧醫藥物流。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藥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物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物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藥物流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