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檢驗檢測行業下游市場與2019年發展前景 傳統領域仍占據主導地位【組圖】
檢驗檢測行業涉及產品質量控制、環境監測、食品安全和工程建設等眾多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筑、食品、環保、機動車等領域發展迅速,對檢驗檢測的需求擴大,我國檢驗檢測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雖然傳統領域如建筑、機動車、食品等仍然占據較大比重,但是在新興領域如電子電器、軟件、醫學等領域的檢測規模迅速擴大,占比不斷提升。
檢驗檢測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檢驗檢測行業作為社會發展催生的新興服務業,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基于全社會對使用產品的質量、對生活健康水平、對生產生活的安全性、對社會環境保護等方面要求的不斷提高,檢驗檢測行業隨之興起并快速發展起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化工、機械、食品、紡織等工業整體規模擴大,產能和產量得到了迅速擴大,隨著我國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各行業對檢驗檢測的需求擴大,帶動了我國檢驗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的擴大。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機構數量達到39472家,共出具檢驗檢測報告4.28億份,較2017年提高了13.83%,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810.5億元,同比增長18.21%。
機動車與建筑檢測處在行業前列
據統計,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現已覆蓋建筑工程、環保、衛生、農業、質檢、食品、藥品、機械、電子、輕工、紡織、航空、國防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機動車檢測機構數量占據榜首。近年來我國機動車行業發展迅速,我國汽車工業整體規模擴大,機動車保有量不斷提升,對檢驗檢測的需求較大。從檢驗檢測的專業領域來看,2018年我國提供機動車檢驗檢測的機構數量達到8495家,占檢驗檢測機構數量的21.52%;其次為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檢測,機構數量分別為7044家和6642家,分別占比17.85%和16.83%。
注:部分檢驗檢測機構提供多種檢測服務,因此分專業機構數量匯總數大于檢驗檢測行業機構總數。
——建筑領域檢測收入位居第一。建筑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之一,近年來雖然房地產行業受到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發展速度放緩,但是整個建筑行業保持著穩定的發展態勢,在我國檢驗檢測行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2018年我國建筑工程領域檢驗檢測營收達到454.87億元,占行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6.18%;建筑材料檢驗檢測營業收入為268.26億元,占比9.54%;建筑領域合計占比達到25.72%。其次為環境監測領域檢驗檢測規模達到236.41億元,占比8.42%;機動車檢測占比7.57%
傳統領域占比較大,新興領域發展較快
隨著我國檢驗檢測下游行業的發展,建筑、食品、機動車、農林牧漁等檢驗檢測的傳統領域規模同步擴大,但是得益于我國以電子電器、能源、機械、軟件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產品質量要求的快速提高,檢測檢測行業在此新興領域的發展得到了明顯增長,營收占比不斷提高。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檢驗檢測新興領域(包括電子電器、機械(含汽車)、材料測試、醫學、電力、能源和軟件及信息化)共實現收入457.07億元,同比增長20.45%,增幅較上年提高3.36個百分點,在行業總收入的比重為16.26%,較2017年上升0.3個百分點。相比較而言,傳統領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環境與環保(不包括環境監測)、食品、機動車檢驗、農產品林業漁業牧業)2018年營收增速為9.08%,增速較上年減少2.55個百分點。傳統領域在行業總收入的比重由2016年的47.09%下降到2018年的42.13%。
行業規模將超過5400億元
經濟發展新常態給檢驗檢測服務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以及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的亟待解決,使得創新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借助檢驗檢測手段,可以促進創新要素集聚和輻射,給產業發展帶來技術外溢效應,提升創新驅動能力,從而為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和科學的制度安排。檢驗檢測服務業切合這一時代背景需要,能夠為諸多有轉型升級需要的企業提供研發階段的檢測服務,助力了企業的轉型升級。
國家發布的《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營業總收入預期要保持9.2%的增長速度,到“十三五”末要達到3000億元,高于同期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據此前瞻認為,未來幾年我國檢驗檢測行業規模將穩步提高,及至2024年突破5400億元。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質量檢驗檢測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質量檢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