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正式啟動,新一輪光伏裝機需求將爆發?
2019年5月30日,國家能源局正式下發《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標志著我國光伏行業的發展獲得了明確的政策支持。該文件確定了2019年度光伏行業30億元的補貼總規模,并且明確了戶用項目以及競爭項目的配置方式和競價規則等等。2019年一季度我國社會用電量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以及棄光率的繼續下降,使得我國光伏產業新增裝機的空間得以打開,但是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以及光伏制造成本的持續下降,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呈持續下降趨勢,且逐步與傳統上網電價趨同,光伏行業逐步實現去補貼的運作機制,而光伏上網電價的持續下降以及補貼的持續下降將倒逼電站系統成本的下降,隨著政策補貼邊際影響變小,技術迭代帶來的成本下降將逐步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2019年光伏市場正式啟動,行業發展獲得明確政策支持
2019年5月30日,國家能源局下發《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政策內容與4月12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基本一致,確定了30億的補貼總規模,明確了戶用項目以及競爭項目的配置方式和競價規則,并指出對于以往政策的銜接和處理。
2019Q1社會用電量增速維持高水平以及棄光率繼續降低,為新增裝機打開空間
根據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2019年5月9日發布的《2019年一季度全國新能源電力消納評估分析》報告,2019年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68萬億千萬時,同比增長5.5.%;全國各地區棄光率為2.7%,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其中,三北地區消納情況持續好轉,華中、華東無棄風棄光,南方個別地區因極端天氣和局部網架原因出現了微量的棄風棄光。用電量以較高水平增長以及棄光情況改善為新能源消納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從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棄光率繼續降低,這就為光伏新增裝機打開了空間。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19Q1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20萬千瓦,同比下降46%。
補貼邊際影響變小,降低成本成為行業發展關鍵驅動力
光伏系統成本由組件、逆變器、支架、施工及建設等成本構成,其中組件占比最高,占地面光伏系統初始成本的比例為40.7%。技術進步、原料降價等因素推動組件具有更大的成本下降速度和下降空間。
太陽能組件-電池片-硅片成本由硅成本和非硅成本構成,例如組件的非硅成本是指除了電池以外的其他成本,包括玻璃、EVA、背板、焊帶、邊框、接線盒等,非硅成本占組件成本比例約1/3。由于產業鏈上游的硅料價格已至低點,后續下降空間有限,降低非硅成本成為系統成本下降之關鍵。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光伏制造成本的持續下降,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呈持續下降趨勢,且逐步與傳統上網電價趨同,光伏行業逐步實現去補貼以及市場化的運作機制。而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持續下降以及補貼的持續下降將倒逼電站系統成本的下降。隨著政策補貼邊際影響降低,技術迭代帶來的成本下降將逐步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更多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新能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新能源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