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律服務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外資律所具有競爭優勢【組圖】
外資律所具有競爭優勢
目前,我國法律服務行業參與主體大致可分為外資律師事務所、大型律師事務所及中小律師事務所。
根據司法部統計,截至2018年底,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機構達230家,其中美國律師事務所駐內地代表機構最多,占比達36.22%;歐洲國家緊隨之后,占比23.72%;中國香港地區排在第三,占比19.87%。
與本土律所相比,外資律所具有顯著優勢:一是外資律所的發展時間更長,在人員、資源、經驗、軟件硬件設施等方面,都比中國本土律所有優勢;二是在跨國交易中多適用英美法系;三是外資律所在跨國交易中更少遭遇當地法規、語言等方面的障礙。
正是由于國際所較本土所具備了較為明顯的優勢特征,導致了目前我國企業包括央企在內的大型中國企業,在開展國際業務和海外交易中,大多更傾向于雇用國際知名的法律顧問。一些涉及中國企業與政府的商業、經濟和技術秘密的項目,也通常會選擇外資律所。
雖然我國本土律所整體水平偏低,但也涌現出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大型律師事務所。相對于中小型律師事務所來說,國內大型律師事務所具有經營時間、制度和文化、人員配置、企業架構、業務能力、領導層、企業制度、設施場館、客戶資源等優勢。
基于上述優勢,據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數量較少的大型律師事務所占據著中國80%以上的法律服務市場份額。未來市場份額有望繼續集中于大型律所,大型律所將不斷增強與外資律所競爭的實力。
在激烈的法律服務市場競爭中,大型律師事務所實現了快速發展,而我國中小型律師事務所則在艱難的跋涉中負重前行。數據顯示,2017年,律師人數在30人以內的事務所占比超過九成,其中律師10人以下的律師事務所達1.7萬多家,占61.8%。這些為數眾多的中小型律師事務所僅占不到20%的份額,競爭激烈。
最后,在區域競爭方面,我國律師事務所區域分布依然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以北京、上海、廣東和深圳地區為主。截至2018年底,我國律師事務所總數量超過2.8萬家,其中數量規模最大的為深圳,數量達3247家,占全國的比重為11.60%;其次為廣東省,事務所數量占比11.51%;北京地區事務所數量達2570家,占比為9.18%;上海以1900多家位居第四位。
中小律所發展將專業化
市場趨勢來看,根據近5年來中國訴訟及非訴訟案件數的市場增長路徑和速度,預計未來5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但非訴訟數量的增速將較訴訟數有明顯的增加。預計2024年我國訴訟業務受理書為695萬件,非訴訟數接近300萬件。可見,法律服務行業規模仍將持續擴張。
競爭趨勢來看,面對著大型專業化律師事務所在高端法律服務市場所建立的進入壁壘,從中小規模的律師事務所來看,隨著低端法律服務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它們也必將努力實現產品的差異化戰略,從而實現專業化。而且,隨著這種類型的律師事務所在某一新興專業領域內取得市場領導者、甚至壟斷者的地位,在利潤最大化的激勵機制的指引下,它們將成為大型專業化律師事務所實施縱向一體化的目標。
區域競爭方面,未來幾年,隨著沿海發達地區和一線城市用工成本及地價的攀升,中小企業將趨向于投奔內陸城市和二三線城市。因此,在經濟發達地區法律服務市場趨于飽和的同時,未來發展機遇更多地出現在內陸市場,相對于一線城市來說,二三線城市的需求空間更大。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法律服務市場需求與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法律服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法律服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法律服務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