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解讀!2019國家發改委其他服務業類《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征求意見稿)》
“其他服務業”并不是個標準分類,而是國家統計局在公布國民經濟核算數據時常采用的一種簡化分類。“其他服務業”涉及醫療、教育、科研、通訊、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等行業,均為人力資本集中行業。其他服務業涵蓋行業廣的特性,使其具有穩定的增長率,表現出較強的經濟逆周期性。在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降溫時,其他服務業的穩定增長起到了攤薄甚至抵消第三產業損失的作用。
2019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就《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征求意見稿)》正式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指導目錄》由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此次修訂的意向旨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先進制造業、服務業發展。
此次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涉及其他服務業的條目共計20條,均為鼓勵類,主要集中在福利性公益社區服務領域,尤其關注對兒童和老人的呵護關懷。其他服務業人力資本集中,既有現實的需求增長空間,也代表了未來的結構調整方向。
中國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 老年撫養比創歷史新高
近十年來,我國老齡化程度快速上升。2009年底,全國65歲以上人口11307萬人,占全國總人口8.47%。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增加827萬人,達到了1665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11.94%,較上年上升0.5個百分點,我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進入到老齡化社會。
2018年底中國老年撫養比達到了17%,是1990年(8.3%)以來的最高紀錄,全國老人的快速增長,給未來養老產業帶來巨大前景,但也給未來各地養老金支付造成較大壓力。2018年中國少兒撫養比達到25.4%,近幾年二孩政策開放后,該數字上升較快,0-14歲兒童人口規模上升,對于兒童福利、相關場所、教育等需求都將提高。
注:少兒撫養比是指0-14歲人口與15-64歲人口之比;老年撫養比是指65歲及以上人口與15-64歲人口之比。
十年來,我國社區服務機構數量波動上升,社區服務中心、站的數量穩定增加。2018年,我國社區服務中心、站的數量達到17.2萬個,同比增長2.4%。
社區智慧化是未來社區發展方向
智慧社區是指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多種網絡資源,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處理的新型社區管理模式,覆蓋智能建筑、智能家居、視頻監控、健康醫療、物業管理、數字生活、能耗管理等諸多領域。智慧社區的建設是城市社區完善醫療衛生、文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老年群體生活以及治安管理的共同需求,其技術需求也將圍繞其社會職能定位所變化,在我國老齡化迅速的社會背景下,智慧社區建設具有巨大前景。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基于智慧社區的職能,其在醫療衛生方面、老年人群體生活領域的技術需求將以健康管理需求為主。打造智慧社區,對于政府而言,對社區進行智慧化改造,是為了解決流動人口管控難的問題;但對于打造花園小區的地產和物業而言,打造智慧社區,是讓居民的生活“更上一層樓”,不僅是構建更完善的安全體系,更是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居民的生活更便捷、更美好。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養老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養老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養老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