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解讀!2019國家發改委環保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類《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征求意見稿)》
2019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就《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征求意見稿)》正式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指導目錄》由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本次修訂的意向旨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先進制造業、服務業發展。
本次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涉及環保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的條目共計49條,均為鼓勵類條目。主要集中在環保相關產品與技術的研發以及廢物利用處理兩大方向。
我國環境污染投資近年來波動較大,總體保持上揚態勢,2017年我國環境污染投資額達到9538.95億元;但是環境污染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12年以來呈逐年下降趨勢,2017年比重降至1.16%。2018年環保政策密集出臺,節約環保力度進一步加大,根據公開資料,2018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增長有望遠超40%,其占GDP的比重回升至1.48%。根據2016年底發布的《全國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5-2020年)》,到2020年,我國環保投資占GDP的比例將不低于3.5%。根據發達國家經驗,環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在1%-1.5%時,才可能遏制環境污染的惡化趨勢,比重升至2%-3%時,才有可能改善環境質量。由此看來,目前國內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與國家規劃以及經濟發達國家相比仍然相差甚遠。
總體看來,我國在節約環保方面仍然面臨較多問題。與環保強國美日德等國家相比,我國的環保體系不夠完善嚴格,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的空間余地很大;環保稅制處于起步階段;環保污染治理投資額增速不穩定且跟不上國家GDP發展的速度;環保工作執行過程中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預期效果難以實現,處理手段以行政處罰為主,較為單一;在學校與社區組織中的環保宣傳教育形式不夠豐富,重視程度不高。
此次發布的《指導目錄》中呈現一個很明顯的特征: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清潔發展。除了在“環保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條目中單獨列出的49項外,在石油、化工、煤炭、紡織、建筑等產業調整中均有涉及節能環保的條目。可見,在高質量發展的總基調下,環境友好、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是所有行業產業永恒的行動方針。
自2007年我國首次將環保支出科目正式納入國家財政預算來,節能環保產業一路高歌猛進,各項政策頻繁出臺,近幾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8年是我國環保體制建設關鍵的一年,節能環保不再只是口號標語,許多政策從此年開始正式落地施行,陸續出臺的環保新規不再拘泥于環保產業本身,開始從環保相關部門人員編制、公民環保意識等角度切入,整體看來我國的整個環保體系日趨完善。
2018年9月10日,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建設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單位的公示》,符合條件的50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如下表所示。資源循環利用基地是對廢鋼鐵、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廢塑料、生活垃圾等城市廢棄物分類利用和集中處置的場所。經過備案的基地,在建設期內,可按照中央預算內投資生態文明建設專項管理暫行辦法申請補助。
2019年產業結構指導目錄中,對于資源綜合利用及處理提出了多項鼓勵類產業。而資源循環利用基地是大中型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區,也是提高城市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十三五”末將近,為了給環保規劃工作畫上圓滿句號,2019年預計也將密集出臺多項節能環保相關政策措施,隨著環保標準趨嚴、執法加強、環保投資加大,大量企業將涌入環保領域搶占市場,推動環保產品和技術升級迭代。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環保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環保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環保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