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城市公交行業發展概況與市場趨勢分析 公交優先發展獲認可【組圖】
公交優先發展獲認可
全球公共交通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1600年,第一輛出租馬車出現在倫敦街頭,經過了260多年后,至1863年第一條地鐵又在倫敦運營,是公共交通的初級階段,此時公共交通運量不大;1863年至1955年,是公共交通的成熟階段,期間先后出現了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對城市發展起了相當的促進作用。
從1955年第一輛現代化鉸接式電車(輕軌)出現在德國的杜塞爾多夫街頭至今,稱為公共交通的現代化階段,也可以說是復蘇階段,由于現代新技術引入公共交通、計算機的使用,使公共交通發展成快速軌道公共交通(BART)和全自動無人操作的公共交通系統。
截至目前,公共交通已成為全球各國主要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軌道交通線網密度為例,全球主要大城市中,紐約市區線網密度最高,達1.26km/km2,柏林和東京都也分別達到1.06km/km2和0.96km/km2。
從地鐵運營里程來看,截至2018年,全球地鐵運營里程前十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首爾、廣州、紐約、南京、莫斯科、倫敦、東京、德里。其中,上海以725.5公里的總運營里程排在全球首位,北京以694.1公里的運營里程排在全球第二。
此外,由于公共交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許多國家和地區采取了公交優先策略和措施,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在城市中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另一方面是在交通管理上實現公交優先。
例如,2007年,我國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經濟政策的意見》,采取一系列扶助政策,包括加大對公共交通建設的投入,規范專項經濟補償,確立公交路權優先,建立低票價補貼機制等。
在這個政策指引下,我國公共交通發展迅猛。2017年,我國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79.59萬公里,同比增長9.12%;客運總量也從2010年的686.74億人次增長至2017年的847.06億人次。
公交管理方面,以韓國首爾為例,韓國首爾公交專用道設在路中央的雙向通道,沿線的公交站點也隨之移到馬路中間,呈“私車-車站-公交-車站-私車”的布局,實行這種公交專用道后,公交車輛行駛速度至少提高了18%,乘客數量增加了15%至38%。
未來將保持穩定發展
首先,隨著世界人口逐年增加,轎車也隨之迅速增多,使得各國城市的交通越來越擁擠,汽車尾氣和噪聲帶來的污染越加嚴重,從而引起世界各國對今后城市交通的戰略性發展做出調整,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在政策大力推動下,今后全球公共家通行業仍將保持穩定發展。
其次,隨著技術的進步,全球公共交通領域將積極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公共交通系統,以信息化為基礎,促進乘客、車輛、場站設施以及交通環境等要素之間的良性互動,推動智能公共交通系統建設。
最后,更深層次體現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理念,打造低碳公交。相較于私家駕車出行等交通形式,公共交通形式本身就是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最好交通形式,未來不斷發展的新能源技術將能夠實現以最節約的能源、最低的環境污染來實現最大的效率,在更深層系上體現這一理念。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城市公交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城市公交產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城市公交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城市公交產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